茅盾《林家铺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林家铺子(节选)
茅盾
新正开市第一天就只林家铺子生意很好,到下午四点多钟,居然卖了一百多元,是这镇上近十年来未有的新纪录。销售的大宗,果然是“一元货”
①,然而洋伞橡皮雨鞋之类却也带起了销路,并且那生意也做得干脆有味。虽然是“逃难人”,却毕竟住在上海,见过大场面,买东西很爽利。
只有一点,使林先生扫兴:恒源庄毫不顾面子地派人来提取了当天营业总数的八成。并且存户朱三阿太,桥头陈老七,还有张寡妇,不知听了谁的怂恿,都来预支息金;不但支息金,还想拔提一点存款呢!但也有一个喜讯,听说又到了一批逃难人。
晚餐时,林先生添了两碟荤菜,酬劳他的店员。大家称赞寿生能干。林先生虽然高兴,却不能不惦念着朱三阿太等三位存户是要提存款的事情。大新年碰到这种事,总是不吉利。寿生愤然说:“那三个懂得什么呢!还不是有人从中挑拨!”
说着,寿生的嘴又向斜对门努了一努。林先生点头。可是这三位不懂什么的,倒也难以对付;一个是老头子,两个是孤苦的女人,软说不肯,硬来又不成。林先生想了半天觉得只有去找商会长,请他去和那三位宝贝讲开。他和寿生说了,寿生也竭力赞成。
于是晚饭后算过了当天的“流水账”,林先生就去拜访商会长。
林先生说明了来意后,那商会长一口就应承了,还夸奖林先生做生意的手段高明,他那铺子一定能够站住,而且上进。摸着自己的下巴,商会长又笑了一笑,伛过身体来说道:“有一件事,早就想对你说,只是没有机会。镇上的卜局长不知在哪里见过令爱来,极为中意;卜局长年将四十,还没有儿子;屋子里虽放着两个人,都没生育过;要是令爱过去,生下一男半女,就是现成的局长太太。呵,那时,就连我也沾点儿光呢!”
林先生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难题,当下怔住了做不得声。商会长却又郑重地接着说:“我们是老朋友,什么话都可以讲个明白。论到这种事呢,照老派说,好像面子上不好听;然而也不尽然。现在通行这一套,令爱过去也算是正的。――况且,卜局长既然有了这个心,不答应他有许多不便之处;答应了,将来倒有巴望。我是替你打算,才说这个话。”
“咳,你怕不是好意劝我仔细!可是,我是小户人家,小女又不懂规矩,高攀卜局长,实在不敢!”林先生硬着头皮说,心里噗噗乱跳。
“哈,哈,不是你高攀,是他中意。――就这么罢,你回去和尊夫人商量商量,我这里且搁着,看见卜局长时,就说还没机会提过,行不行呢?可是你得早点给我回音!”
“嗯――”筹思了半晌,林先生勉强应着,脸色像是死人。
回到家里,林先生支开了女儿,就一五一十对林大娘说了。他还没说完,林大娘的呃就大发作,光景邻居都听得清。她勉强抑住了那些涌上来的呃,喘着气说道:“怎么能够答应,呃,就不是小老婆,呃,呃――我也舍不得阿秀到人家去做媳妇。”
“我也是这个意思,不过――”    
“呃,我们规规矩矩做生意,呃,难道我们不肯,他好抢了去不成?呃――”
“不过他一定要来找讹头生事!这种人比强盗还狠心!”林先生低声说,几乎落下眼泪来。
“我拼了这条老命。呃!救苦救难观世音呀!”林大娘颤着声音站了起来,摇摇摆摆想走。同时林小姐也从房外来了,显然已经听见了一些,脸色灰白,眼睛死瞪瞪地。林大娘看见女儿,就一把抱住了,一边哭,一边打呃。
林小姐也哭了,叫着“妈!”林先生搓着手叹气。看看哭得不像样,窄房浅屋的要惊动邻舍,大新年也不吉利,他只好忍着一肚子气来劝母女两个。
这一夜,林家三口儿都没有好生睡觉。明天一早林先生还得起来做生意,在一夜的转侧愁思中,他偶尔听得屋面上一声响,心就噗噗地跳,以为是卜局长来寻他生事来了;然而定了神仔细想起来,自家是规规矩矩的生意人,又没犯法,只要生意好,不欠人家的钱,难道好无端生事,白诈他不成?而他的生意呢,眼前分明有一线生机。生了个女儿长得还端正,却又要招祸!早些定了亲,也许不会出这岔子?――商会长是不是肯真心帮忙呢,只有恳求他设法――可是林大娘又在打呃了,咳,她这病!
天刚发白,林先生就起身,眼圈儿有点红肿,头里发昏。可是他不能不打起精神招呼,生意。铺面上靠寿生一个到底不行,这小伙子近几天来也就累得够了。
林先生坐在账台里,心总不定。生意虽然好,他却时时浑身的肉发抖。看见面生的大汉子上来买东西,他就疑惑是卜局长派来的人,来侦察他,来寻事;他的心直跳得发痛。
却也作怪,这天生意之好,出人意料。到正午,已经卖了五六十元,买客们中间也有本镇人。那简直不像买东西,简直是抢东西,只有倒闭了铺子拍卖底货的时候才有这种光景。林先生一边有点高兴,一边却也看着心惊,他估量“这样的好生意气色不正”。果然在午饭的时候,寿生就悄悄告诉道:“外边又有谣言,说是你拆烂污,卖一批贱货,捞到几个钱,就打算逃走!”
林先生又气又怕,开不得口。突然来了两个穿制服的人,直闯进来问道:“谁是林老板?”
林先生慌忙站了起来,还没回答,两个穿制服的拉住他就走。寿生追上去,想要拦阻,又想要探询,那两个人厉声吆喝道:“你是谁?滚开!党部里要他问话!”
(有删改)
【注】①1932年1月28日淞沪战争爆发,为了逃避战火,不少从上海来的难民来到了江南小镇上,林家铺子的店伙计寿生嗅到了商机,他建议林老板把店里的脸盆、毛巾、牙刷牙粉配成一套,用一元一套的方法,销售给过往的难民。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正开市第一天就只林家铺子生意很好,到了下午四点多钟,居然……新纪录”,其中的“就只”“居然”凸显城乡商业萧条之情形。
B.作者并没有赋予林老板明确的名字,在文中,他是当时小工商业者中普通的一个,与其相似的是,可能还有许许多多的张老板、王老板等。
C.作者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林大娘听到商会长“说媒”的反应,林大娘坚决不答应的态度与林先生犹豫不决的态度形成对比。
D.小说中人物的话语都很贴合人物的身份,其中穿插的如“找讹头”“拆烂污”这类方言,有利于塑造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
7.关于文中林老板拜访商会长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林先生拜访商会长本想请他帮忙解决店铺遇到的难题,却不料商会长提出卜局长要纳林小姐为妾这个难题。
B.商会长说“不答应他有许多不便之处”,这为下文两个穿制服的来拉人并声称党部里要问话林先生做了铺垫。
C.林先生“心里噢噗乱跳”“脸色像是死人”,可见对商会长替卜局长“说媒”一事毫无思想准备,十分惊慌。   
D.商会长出于好意帮助林老板,一举两得,既可以让林家铺子在镇上得到保护,他自己也可以沾点儿光。
8.林先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选文概括分析。(4分)
9.几个月后,林老板跑了,林家铺子倒闭。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林家铺子倒闭的原因。(6分)
 
 
 
答案:
6.C(“林大娘坚决不答应的态度与林先生犹豫不决的态度形成对比”错,对卜局长看中自己女儿这件事,林先生也是不答应的。另外,对林大娘的描写并没有神态描写。)
7.D(“商会长出于好意帮助林老板”错,商会长与卜局长沆瀣一气,利用林先生有求于他们,欺男霸女。)
8.①经营有方,比较精明:他采纳了寿生的“一元货”的主意,使得生意很好;晚餐加两个荤菜,犒劳店员;遇到麻烦,及时找人帮忙,这都反映了他善于经营、为人精明之处。②胆小怕事,逆来顺受:面对商会长替卜局长“说媒”,他不敢直接反抗,只是叹气、摇头,甚至流泪,夜里听到响声就“以为是卜局长来寻他生事来了”,白天也是心神不定,怕卜局长派人来。可见他是一个胆小怕事、忍气吞声的小商人。(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①时局混乱:当时的中国遭受帝国主义的入侵,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萧条。②地方官吏迫害:以卜局长、商会长为代表的反动当权者欺压百姓,敲诈勒索,“比强盗还狠心”。③遭人嫉妒:文中寿生说“还不是有人从中挑拨”,“寿生的嘴又向斜对门努了一努”,可见是“斜对门”从中作梗;同时,由于生意做得好,反而使人眼热,有人散布谣言,制造恐慌。(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7:59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7:5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