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买橘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买橘子
沈从文
两人本来一股豪劲下萝卜溪,以为事情不费力即可成功。现在僵了,大话已说出口,收不回来,十分生气。出了滕家大门,走到橘子园边,想沿河走回去,看看河边景致,散散闷气。侧屋空坪子里,正遇着橘子园主人女儿夭夭,①
在太阳下晒刺莓果,头上搭了一块扣花首帕,辫子头扎一朵红茶花。其时正低着头一面随意唱唱,一面用竹耙子翻扒那晒簟上的带刺小果子。身边两只狗见了生人就狂吠起来。夭夭抬起头时,见是两个军官,忙喝住狗,举起竹耙在狗头上打了一下,把狗打走了。还以为两人是从橘园穿过,要到河边玩的,故不理会,依然做自己的事情。
队长平时就常听人提起长顺两个女儿,小的黑而俏。在场头上虽见过几回,印象中不过是一朵平常野花罢了。队长是省里中学念过书的人,所以对乡下女子便有点瞧不上眼。这次倒因为气愤,心中存着三分好奇,三分恶意,想逗逗这女子开开心,就故意走过去和夭夭攀话,问夭夭簟子里晒的是什么东西。且随手刁起一枚刺莓来放在鼻边闻闻。“好香!这是什么东西?奇怪得很!”
天夭头也不抬,轻声地说:“刺莓。”
“刺莓有什么用?”
“泡药酒消痰化气。”
“这东西吃得?我不相信。恐怕是毒药吧。我不信。”
“不信就不要相信。”
“一定是放蛊的毒药。②
你们湘西人都会放蛊,我知道的!一吃下肚里去,就会生虫中蛊,把肠子咬断,好厉害!
其时那个师爷正弯下身去拾起一个顶大的半红的刺莓,做成要生吃下去的神气,却并不当真就吃。队长好像很为他同伴冒险而担心,“师爷,小心点,不要中毒,回去打麻烦。中了毒要灌粪清才会吐出来的!说不得还派人来讨大便讲人情,多费事!”
师爷也做成差点儿上当神气,“啊呀,危险!”
夭夭为两个外乡人的言行可笑,抿嘴笑笑,很天真地转过身抬起头来,看了看两个外乡人。“你们城里人什么都不知道。不相信,要你信。”随手拾起一个黄中带红的果子,咬去了蒂和尖刺,往口里一送,就嚼起来了。果汁吮尽后,噗地一下把渣滓远远吐去,对着两个军人:“甜蜜蜜的,好吃的,不会毒死你!”
师爷手指面前一片橘子树林,口气装得极其温和,询问夭夭,“这是你家橘子园不是?”
“是我家的,怎么样?”
“橘子卖不卖?”
夭夭说:“怎么不卖?”
“可是我们买你卖不卖?”
“在这里可不卖。”
“这是什么意思?”
“③
你们想吃就吃!口渴了自己爬上树去摘,能吃多少吃多少,不用把钱。你看,多大一片橘子园,全是我家的。今年结了好多好多!我的狗不咬人。”
说时那只白狗已回到了夭夭身边,一双眼睛对两个陌生客人盯着,还俨然取的是一种监视态度。喉中低低咻着,表示对于陌生客人毫不欢迎。夭夭抚摩狗头,安慰它也骂骂它,“大白,你是怎么的?看你那样子,装得凶神恶煞,小气。我打你。”且顺着狗两个耳朵极温柔地拍了几下,“到那边去! 不许闹。”
远远的一株橘子树上飞走了一只乌鸦,掉落了一个橘子,落在泥地上钝钝的一声响,这只狗不必吩咐,就奔窜过去,一会儿便把橘子衔回来了。夭夭将橘子送给客人,“吃吃看,这是老树橘子,不酸的!”
师爷在衣口袋中掏了一阵,似乎找一把刀子,末后还是用手来剥,两手弄得湿油油的,向�F子上只是擦,不爱干净处引得夭夭好笑。
队长一面吃橘子一面说:“好吃,好吃,真好吃。”又说,“我先不久到你家里,和你爹爹商量买橘子,他好象深怕我不给钱,白要他的。不肯卖把我。”
夭夭说:“那不会的。”
队长转话头问夭夭:“商会会长前几天到你家买一船橘子,出多少钱?”
夭夭不明白这话用意,老老实实回答说:“我爹不要他的钱,他一定要送两百块钱来。”

队长听了一惊,“
怎么,两百块钱?
“你说是不止――不值?”
队长本意以为“不值”,但在夭夭面前不好说不值,就说:“值得,值得,一千也值得。”又说:“我也花两百块钱,买一船橘子,要一般大,一般多,你卖不卖?”
“你问我爹爹去!”
“你爹爹说不卖。”
“那一定不卖。”
“怎么不卖? 难道是……”
“嗨,你这个人!会长是我爹的亲家,我的干爹,顶大橘子是我送他的。要买,花钱无处买!”
队长方了然长顺对于卖橘子谈判不感兴趣的原因。更明白那一船橘子的真正代价,是多少钱,多少交情。可是本来说买橘子,也早料到结果必半买半送,随便给个五六十元了事,既然是地方长官,孝敬还来不及巴不上,岂有出钱买还不卖的道理?谁知长顺不识相,话不接头,引起了队长的火,弄得个不欢而散。话既说出了口,不卖吧,派弟兄来把橘子树全给砍了!真的到底不卖,还不是一个僵局?答应卖了呢,就得照数出钱,两百元,四百元,拿那么一笔钱办橘子,就算运到常德府,赚两个钱,费多少事!倒不如办两百块钱特货,稳当简便多了。
(1938年,有删改,题目是编者加的)
6.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通过队长的眼睛描写夭夭的外貌特点和她在阳光下劳动的情景,突出了夭夭美丽勤劳的特征。
B.句子②队长故作惊人之语一方面是为了引起夭夭的注意,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对当地人的鄙夷和防备。
C.句子③借夭夭的口体现了夭夭友善大方的特点,表现了当地淳朴的民风,为小说增添了浓厚的乡土气息。
D.句子④队长吃惊的原因是橘子竟然要花大价钱,也印证了他以买橘子为借口,巧取豪夺的丑恶嘴脸。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夭夭和《边城》中的翠翠都是沈从文笔下的少女形象,她们乖巧可爱,灵魂清澈,都有外向、爽直的一面。
B.保安队长是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他在滕家橘园的所作所为暴露出他仗势欺人、敲诈勒索、欺压百姓的本质。
C.小说主体部分的人物对话,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现了矛盾冲突,也充分反映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D.即使是外乡人,在地里吃橘子也是不收钱的,还要把老树橘子送给外乡人吃,可见萝卜溪人单纯如橘,炽热如橘。
8.在夭夭与保安队长的对话过程中,作者使用了“外乡人”“城里人”“客人”等字眼,有怎样的意味?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
9.沈从文先生是边地湘西的歌者,但是抗战的爆发使他再难以回到那种恬静致远的写作心境,不得不疏远了自己熟悉的“牧歌式”文学,请结合文章分析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种变化。(6分)
 
答案:
6.(3分)B (“对当地人的鄙夷和防备”理解错误,根据上文可知,他只是想逗逗这个女孩子开开心)
7.(3分)A (“都有外向、爽直的一面”错误,翠翠是比较内向敏感的)
8. (4分)
①这些称呼都体现出一种疏离感,细腻地描绘了人际交往中身份认同、地域差异及态度变化的微妙过程。
②这些称呼都带有礼貌和客气的意味,有对陌生人较为友好的接纳,也有视他们为临时访客、没有将他们视为可以深入交流的当地人的意味。
③这些称呼暗含了对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的某种对比,包含了夭夭对城里人生活方式、习惯的不同理解。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9.  (6分)
①本文刻画了夭夭这位湘西少女的纯朴与直率,也刻画了保安队长的狡猾无赖,这与早期作品中理想化的乡村人物有所不同。
②本文不仅表现了湘西人淳朴单纯的美好,也可以感受到乡村生活与外来军事力量的碰撞,以及背后隐含的社会问题。
③本文虽然还能感受到作家对湘西自然风光的热爱,但是他用更为深沉和复杂的笔触,去触及人性和社会问题,整体上更显厚重与悲凉。
(每点2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18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