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扶轮问路》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扶轮问路
史铁生
(1)坐轮椅竞已坐到了第三十三个年头,用过的轮椅也近两位数了,这实在是件没想到的事。1980年秋天,“肾衰”初发,我问过柏大夫:“敝人刑期尚余几何?”她说:“阁下争取再活十年。”都是玩笑的口吻,但都明白这不是玩笑――-问答就此打住,急忙转移了话题,便是证明。十年,如今已然大大超额了。
(2)两腿初废时,我曾暗下决心:这辈子就在屋里看书,哪儿也不去了。可等到有一天,家人劝说着把我抬进院子,一见那青天朗照、杨柳和风,决心即刻动摇。又有同学和朋友们常来看我,带来那一个大世界里的种种消息,心就越发地活了,设想着,在那久别的世界里摇着轮椅走一走大约也算不得什么丑事,于是有了平生的第一辆轮椅。那是邻居朱二哥的设计,父亲捧了图纸,满城里跑着找人制作,跑了好些天,才有一家“黑白铁加工部”肯于接受。用材是两个自行车轮、两个万向轮并数根废弃的铁窗框。母亲为它缝制了坐垫和靠背,后又求人在其两侧装上支架,撑起一面木板,书桌、饭桌乃至吧台就都齐备了。
(3)那一辆自制的轮椅,寄托了二老多少心愿!但是下一辆真正的轮椅来了,母亲却没能看到。
(4)那是《丑小鸭》杂志社送的,一辆正规并且做工精美的轮椅,全身的不锈钢,可折叠,可拆卸,两侧扶手下各有一金色的“福”字。
(5)这辆“福”字牌轮椅,开启了我走南闯北的历史。其实是众人推着、背着、抬着我,去看中国。先是北京作协的一群哥们儿送我回了趟陕北,见了久别的“清平湾”,后又有洪峰接我去长春领了个奖。马原总想把我弄到西藏去看看,我说:下了飞机就有火葬场吗?吓得他只好请我去了趟沈阳。王安忆和姚育明推着我逛淮海路,少功、建功还有何立伟等等一大群人,更是把我抬上了南海舰队的鱼雷快艇。
(6)1996年迈平请我去斯德哥尔摩开会,算是头一回见了外国。飞机缓缓降落时,我心里油然地冒出句挺有学问的话:这世界上果真是有外国呀!转年立哲又带我走了差不多半个美国,那时双肾已然怠工,我一路挣扎着看:大沙漠、大峡谷、大瀑布、大赌城……立哲是学医的,笑嘻嘻地闻一闻我的尿说:“不要紧,味儿挺大,还能排毒。”其实他心里全明白。他所以急着请我去,就是怕我一旦“透析”就去不成了。他的哲学一向是:命,干吗用的?单是为了活着?
(7)说起那辆“福”宇轮椅就要想起的那些人呢,如今都老了,有的已经过世。大伙儿推着、抬着、背着我走南闯北的日子,都是回忆了。这辆轮椅,是不可“断有情”的印证。
(8)如今我也是年近花甲了,手摇车是早就摇不动了,“透析”之后连一般的轮椅也用着吃力。上帝见我需要,就又把一种电动轮椅泊来眼前,临时寄存在王府井的“医疗用品商店”。妻子逛街时看见了,标价三万五。她找到代理商砍价,不知跑了多少趟。两万九?两万七?两万六,不能再低啦小姐。好吧好吧,希米小姐偷着笑:你就是一分不降我也是要买的!这东西才真正是给了我自由:居家可以乱窜,出门可以独自疯跑,给条坡道就能上山。时隔三十几年我居然上了山――昆明湖畔的万寿山。
(9)谁能想到我又上了山呢!
(10)谁能相信,是我自己“爬”上了山的呢!
(11)坐在山上,看山下的路,看那浩瀚并喧嚣着的城市,想起凡・高给提奥的信中有这样的话“实际上我们穿越大地,我们只是经历生活”,“我们从遥远的地方来,到遥远的地方去……我们是地球上的朝拜者和陌生人”。
(12)坐在山上,看远处天边的风起云涌,心里有了一句诗:嗨,希米,希米/我怕我是走错了地方呢/谁想却碰见了你!――若把凡・高的那些话加在后面,差不多就是一首完整的诗了。
(13)坐在山上,望地坛的方向,想那园子里“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想那些个“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想那些个“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想我曾经的那些个想:“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
(14)有个回答突然跳来眼前:扶轮问路。是呀,这五十七年我都干了些什么?――扶轮问路,扶轮问路啊!但这不仅仅是说,有个叫史铁生的家伙,扶着轮椅,在这颗星球上询问过究竟。也不只是说,史铁生――这一处陌生的地方,如今我已经弄懂了多少。更是说,譬如经轮常转,那“轮”与“转”明明是指示着一条无限的路途――无限的悲怆与“有情”,无限的蛮荒与惊醒……以及靠着无限的思问与新告,去应和那存在之轮的无限之转!尼采说“要爱命运”。爱命运才是至爱的境界。“爱命运”既是爱上帝――上帝创造了无限种命运,要是你碰上的这一种不可心,你就恨他吗?“爱命运”也是爱众生――设若那一种不可心的命运轮在了别人,你就会松一口气怎的?而凡・高所说的“经历生活”,分明是在暗示:此一处陌生的地方,不过是心魂之旅中的一处景观、一次际遇,未来的路途一样还是无限之问。
(选自史铁生《扶轮问路》,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作者记述重病后医生对自己存活时间的预言,引出下文对自己在亲朋支持下与命运抗争的回忆。
B.从文章第二段“即刻”“越发”两个词,可以感受到“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是双腿残疾根本无法阻挡的。
C.文中提到“众人推着、背着、抬着”,从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作者朋友的热心,也可以感受到作者自身的人格魅力。
D.“谁能想到我又上了山呢”一句中的“又”字,透露出多年后再次登山的欣喜,更多的是对比活力四射的青年时代的无尽辛酸。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长于细微处显深意,如写制作第一辆轮椅时,父亲“捧”了图纸,母亲“求”人安装支架,一“捧”一“求”两个细节浓缩了父母对“我”厚重的爱。
B.作者以“轮椅”为线索贯穿全文,轮椅的更替见证了作者残疾后由自我封闭到打开心扉、看遍世界、参悟人生的全过程。
C.本文融叙事、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我”虽青年残疾,但亲人和朋友的陪伴成为“我”的人生底气,“我”始终活得从容淡定。
D.文章引用凡・高名言,表现出作者残疾多年重新“爬”上山以后,在思想上与先哲产生共鸣,丰富了文章内容,升华了文章主旨。
8.历经生命绝境的史铁生,语言却不乏风趣幽默,请结合文本中的一处语句具体赏析。
9.本文题为“扶轮问路”,内涵丰富,请结合作品分析。
 
 
答案:
6.D 7.C    8.“有个叫史铁生的家伙,扶着轮椅,在这颗星球上询问过究竟。”作者自称“家伙”,充满自我调侃的意味,“扶着轮椅”可以看出作者双腿残疾,生活艰难,但作者却把艰难的人生之旅写成“在这颗星球上询问过究竟”,云淡风轻,幽默风趣,体现出作者接受命运安排的豁达开朗,乐观积极面对生活的勇气。(选择其它语句,赏析合理也可)    9.①“扶轮问路”高度概括了作者双腿残疾后,坐在轮椅上不断寻求生命的出路、探索生命意义的艰难漫长历程。②体现出作者对生命轮转的思考,命运是悲怆与“有情”、蛮荒与惊醒、思问与祈告等的无限循环。③表达了作者“爱命运”的人生态度,接受并直面命运的安排,关爱众生命运的疾苦,在“有情”的陪伴下,勇敢探索生命之路。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D.“多年后再次登山的欣喜”错,“谁能想到我又上了山呢”是说自己有了电动轮椅的助力,终于自己“爬”上了山的欣喜,不是说多年前就登过山。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C.“亲人和朋友的陪伴成为‘我’的人生底气”错,亲人和朋友的陪伴确实能够给“我”的人生以支持,但人生的底气还是来自自己历经生命绝境,与命运抗争的勇气。
故选C。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20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