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渐行渐远
范小青
在老头自己的印象中,“老”,差不多是从他六十五岁的那一年开始找到他、缠上他的。
其实,“老”从来都不是突然而至的,它是慢慢渗透过来的,但是对于老头这样的从来不认为自己会老的人来说,“老”就是突然而至的。
开始的时候,他很不适应,不愿意承认,甚至强硬地拒绝“老”。所以一切的习惯,还都是从前的习惯,虽然“老”已经来了,但他完全没有接受。
可这不是你接受不接受的事情,你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罢,“老”既然来了,它是不会离去的,它终归会让你知道它的存在,终归会完全彻底地霸占你的全部身心。
果然,渐渐地,老头就感觉到了,他持续了几乎一辈子的这些习惯,已经不能让他随心所欲了。
有人给“老”分过档,说六十五到七十四,这是年轻的老人,七十五以后,那就是真正的老人了。
老头七十五了。从六十五到七十五,简直就是一眨眼的工夫。
老头有点焦虑了。
老头是中学老师,六十岁退休。那时候老伴身体也好,两个人都觉得日子从来没有这么滋润过,想干什么干什么,想去哪里去哪里。有时候儿子女儿的小家庭需要他们帮把手,他们还唠唠叨叨的不太乐意。
那时候他们都以为老了以后就是这样自由美好的日子了,殊不知这样的美好日子并不长久,先是老伴生病走了,接着,老头就老了。
等到他慢慢适应了没有老伴的生活,他就真正成为一个孤独的老人了。
老头的子女还不算太渣,老娘走后,儿子曾经主动邀请老头去他家住,老头也应了,就去了。儿媳妇并不乐意,但毕竟都算是有底线的人,即便心里有啥想法,表面上也得装出欢迎的样子,把老头住的房间,也收拾得蛮清爽,吃的啥的,也合他的口味。
这就很不错了嘛,还想咋的。
可老头不好对付,他贼精,谁心里想的什么,他都能看得见。过了不多久,他就跟儿子说,我还是不住你家了,你媳妇不自在。
儿子说,她说不自在了吗?
老头说,那还用说出来吗?脸上不写着呢吗。
儿子继承了老头的风格,嘴巴和他一样厉害,说,爸,你火眼金睛啊,人脸上写着字你都看得出来,那你看看我脸上写的什么?
老头说,你脸上不用写,你嘴里都说出来了。
确实如此。儿子与老子天生犯冲,一点不客气。儿子说,爸,你放眼看看,现在能和子女一起住的老人有几个,你自求多福吧,你能住我这儿,你就安逸一点、太平一点吧。
老头就生气,说,我知道,我知道,你就是恩赐我啦,我感恩戴德我感激涕零好吧。
儿子说,不是这个意思,你在家就在家,别下楼到处乱窜,这把年纪了,跌断了骨头算谁的?
老头说,你这不是让我养老,你这是叫我吃官司,还不如吃官司呢,吃官司还可以放个风呢。
儿子也生气,数落说,你也不想想,你现在的日子有多舒服,不像我们忙得要死,压力大得要命,还有小祖宗要伺候,你才是真正的自由人,早晨想睡多久就多久……
老头立刻打断他说,等等,等等,你那说的不是我,我没有想睡多久就多久,人老了,睡不了多久了,天不亮就醒了,要想睡得久的话,除非睡下去就不醒了……
还好儿子是适应他的风格的,儿子和老子也有得一拼,说起来很忙,却有时间和老头干嘴仗。儿子说,那你看看电视也好,教你用智能手机,一部手机,就能走遍天下,看遍古今中外。
老头又说,我要走遍天下干什么,我要古今中外干什么,我只要和你们说说话,教教你们怎么做人做事。
儿子回道,干吗非要和我们说那么多话,我们不累吗?我们在单位,和同事说话,和客户说话,在外面应酬,和所有的人说话,天天说话,时时说话,连梦里也在说话,烦都烦死了,没人烦你,多清静,你哪世里修来的哦。
这父子犯冲就是这样,互相不依不饶,老头气不顺,走了,回去了。
可是不行呀,老头一个人住,隔三岔五又是电话,又是信息,一会儿水管漏了,一会儿马桶堵了,一会儿吃坏了肚子。儿子烦不胜烦,就和妹妹商量,女儿也可以呀,就让老头住到她家。
可还是不行,女儿是个闷葫芦,女婿也是个闷葫芦,老头和外孙女说说话吧,外孙女说,外公,你别说话,我要写作业。
老头在女儿家住的时间更短,又折腾回去了。
从此老头就一直一个人住了。
子女怎么办呢,日子不得太平,再想办法呀,又商量了说,爸,你老了,一个人独住,我们总是不放心,也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呀,现在外面的养老院,今非昔比了,已经很赞了,条件比高档的宾馆还要好,你要不要先找几家去视察视察……
老头一口回绝,说,养老院我不去的,我又不是绝子绝孙,我去什么养老院。
子女说,现在养老院里,住的都不是孤老,都是有儿有女的,为了老人有个幸福的、有尊严的晚年,还是进养老院好。
老头说,干吗,我七老八十不能动了吗?
子女面面相觑,捂嘴嘲笑。
老头确实已经七老八十了。超然客公众号
子女说,爸,你哪怕今天不进,明天不进,恐怕总有一天要进的,现在条件好的养老院都要提前排队的,要不我们先去报个名,排到了就住进去。
老头依然反对,说,我才不要排什么队,我不去。
反正子女说不过他,也拿他没办法,只好退让,那就由你去了,不过你要明白,你老了,你要服老,不要乱走乱动,不要自说自话。
老头不服呀,老头说,我老什么老,我学校的后辈、同事看见我都说,姜老师你真年轻,你怎么不老呀,你驻颜有术,呵呵。
子女嘲笑他说,这种敷衍的话你也信?
就这样,老头过着过着,就到七十五了。
七十五怎么样呢,七十五也不怎么样。就是有一天老头突然心里一悸,他感觉到了,有些东西和他渐行渐远。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第三人称塑造“老头”这个人物形象,既能展现“老头”的做法,又能从多角度表现儿女们的态度。
B.“老头”与儿女们的矛盾的产生,看似是因为儿女们的照顾不周,实际是因为“老头”的无理取闹和暴躁的脾气秉性。
C.“老头”坚决拒绝住进养老院,是受养老院中的老人都是孤老无后的思想影响,显示出“老头”老旧的思想。
D.“老头”一直不服老,可最后也不得不承认“老”已经到来,文章借“老头”表达无人可以抗拒时光流逝的无奈。
7.关于文中“老头”在儿女家住下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老头”与儿子的对话可以看出,两人之间有很大的代沟,相互不理解。这与现代社会中两代人之间难以沟通交流的现状相似。
B.“老头”无论是在儿子家还是在女儿家都想与儿女说话唠叨,体现了老人孤独、渴望精神慰藉的心理。
C.儿女将“老头”接到家中赡养,他却仍挑三拣四,不断和儿女“对抗”,这是因为“老头”对儿女心存不满。
D.儿女为“老头”提供衣食无忧的生活条件,可见其孝顺,但不能陪伴“老头”。可见他们对“老头”的精神需求的忽视。
8.文章中无论是“老头”还是儿女都没有具体的名字,只有象征身份的代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9.“就是有一天老头突然心里一悸,他感觉到了,有些东西和他渐行渐远”,哪些东西和“老头”“渐行渐远”。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6.B“实际是因为‘老头’的无理取闹和暴躁的脾气秉性”错误。
7.C“这是因为‘老头’对儿女心存不满”错误。老人和儿女“对抗”的原因是老年人的孤独和失落。
8.①情节上,更能凸显出故事的典型性。淡化人物的存在感,强化读者对情节的关注,同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人物上,使人物更典型,更具代表性。“老头”和儿女们代表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老年人和儿女们,人物的指代性增强,易引发读者共鸣。
③主题上,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老头”和儿女们的矛盾难以解决,能够引起社会对养老的关注,引发读者思考。
赞 (0)
刘斌立《额尔齐斯河畔》阅读练习及答案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21
揭方晓《昂然有范》阅读练习及答案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