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大相
沈从文
城头上咚地响了午炮,张大相从参谋处跑出来,在廊下站定,元气十足地喊:“护兵,护兵!”
一个小苗兵打扮的同行将开差一样,全身应有尽有,背后还拉斜挂了个特别长大的手电筒,从烧茶处一跃而出,立了个正:“到!”
两人于是出了衙门,赶回家去吃点心。从中正街过身时,杂货铺主人米老板赶忙跑出街来追赶财神。“参谋,参谋,上海货寄到了!德国咪咪洋行的,我正等着你!”
那杂货店主人只有一只眼睛。大相称他为一只虎。“一只虎,你小心些!”
“知道!①
我像捧凤凰两只手拿回来的,一只虎不小心还算一只虎?”
开箱时一只虎唯恐碰伤那箱中宝贝,自然十分小心。
大相是XX地方一个官家独生子,二十二岁。六年前客军过境时,大相父亲被逼自尽,大相就成为这家中唯一的男子了。客军开拔后,家中花了五千块钱,大相就作了XX军一个上尉参谋。什么事也不用做,就只每天穿了崭新体面呢制军服上衙门。个人嗜好不多,独喜手电筒。他自己出钱找了个随从兵,把这兵戎装起来,每天跟他各处奔跑。他那随从兵所背的手电筒,就可算是本军最大的手电筒。一到了夜里,大相就拿着这个东西上街,迎面照人取乐。大相的电筒比谁的都光亮,被照的人皆知道这是大相的电筒。大相也就因此把日子过得很有意思,且同时无形中成为一只虎的一位活财神。
②
如今所开的木箱里,就又是一具大电筒。
那是一具长约二尺五寸的特制家伙,全身银光夺目,一端附上一个八角形的大头,真像是戏文里岳云那柄银锤!大相一见喜不自胜,脸上兴奋得发红泛紫。“让我来,让我来!”把它拿在手上后,又说:“一只虎,一只虎,你快取那大电池填满膛试试看!”
一只虎装得神气俨然,同被雷打一样,张着口半合不拢去:“呀,好个宝贝,简直是尊机关枪!”
电池一共装了十二节方满筒。旋紧了后面盖盖后,一掀机簧,一股白光直向一只虎独眼射去。一只虎大吃一惊,若不亏他有两手,差点儿跌到搪瓷摊上。
两人细细研究,才知道这宝贝还可以作种种不同的用法,如何一来光就缩小,如何一来光就放大,以及远近节制机关也居然全弄清楚了。
“多少钱?一只虎。”
“多少钱?五十块,我记得发票上是五十块,你放心,洋行做大生意总不瞒人。”事实上呢,他记得发票上是二十五块。一只虎便走向屋角假作找寻发票开账。
大相等不及,舞着那宝贝喝声“走”,同苗护兵就走出杂货店了。
大相回到家里时,一见老门房,就把宝贝对老门房一晃。在过厅见家中老狗,就对老狗一晃。进堂屋就向祖先牌子一晃。回到卧房里,老奶妈走来为他脱军帽换鞋子,他就一连对老奶妈晃了好几下。除了祖先牌子不算,每双被晃过的眼睛,大半天还花绿绿的。同被封神榜上的照妖镜照过一样。大相可乐坏了。
不一会,家里老太太、姨娘、妈子、丫头,一同来围着看宝贝,轻轻地怯怯地用手摸一下,皆显得惊异而且快乐,还互相猜详价钱,及至大相说明至多不过五十块钱时,大家且露出相信不过的神气,以为太占了便宜。
大相为家中人讲解这电筒的神妙,老奶妈又为出主意,以为过后屋空仓里试验必更好。于是要小丫头假装逃兵,先躲藏在仓屋一角黑暗处。大相把电筒机关一掀,一股白光直射出去,到处搜索,真所谓物无遁形。到后照及小丫头时,大相就大吼一声:“站住!这一次捉到你了!”好像真的捉人一样,小丫头还以为大相真要杀她了,吓得大哭起来。阖家上下为这件事皆笑了半天。
③
家中已玩厌时,大相就带了他的宝贝,上衙门去展览。
在参谋处玩了一阵,接着又过副官处、军法处、军需处,每到一个地方,凡见着这个宝贝的,皆说是“真了不起”。得到这种称赞,大相觉得很快乐。到后无地方可去了,一个副官邀他到招待处去,一则招待处住的是各地方来的代表同远客,大相愿意给这些人长长见识;二则招待处厅子高大,很可以照照那个厅子,试试看会不会发现一点东西。
到招待处时,迎面一个从外省来的客人,大相不认识这个人,不好意思晃人眼睛,只将电光对树上一晃,自言自语地说:“树上有贼,一照也会跌下来。”
客人望望,把脸偏过一边去不理会,神气好像在说:“小孩子,玩这个!”
到了大厅,大相站在厅子中,把电机一掀,尽电光在承尘椽皮间各处扫射,且说:“捉逃兵,用这个不好!”两个外路客人不明白他们找寻什么,回房中去了。
大相很扫兴,说声“走”,便出了招待处。
末后他们上了城,想从城头把电光射出去,看看能不能照过对河天后宫庙里的大殿。天气还早了一点,却看不出这电筒的妙用,不能给天后宫守庙的吃那么一惊。
大相从中正街一只虎杂货铺门前过身时,天已快黑。大相把电筒对准杂货铺一晃,一只虎正在柜台里涂改那张咪咪洋行的发票,眼见一股寒光,知道是大相过路了,就大声嚷道:“哎呀不好,老夫中机关枪了!”
大相不由得哈哈大笑,又把那尊机关枪晃了一只虎四五下,方离开杂货铺。
④
往哪儿去?仍然上城头去,因为天已抹黑,大相知道上城去可以施展那宝贝的妙用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大相是官宦家的独子,家庭变故后,家中花钱让他成为军官,他沉迷于购买、炫耀电筒,并由此感受到乐趣,满足了虚荣心。
B.张大相使用电筒的情节,如晃老奶妈的眼睛、祖先牌子和狗,以及在仓房煞有介事地捉人的场面,都富有戏剧性。
C.张大相在家中和参谋处用电筒进行各种游戏,非常开心;但在招待处对客人展示时,却遭到冷遇,这让张大相羞愧不已。
D.小说以电筒为线索,串联起张大相的日常生活,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体现出他对电筒的痴迷,故事脉络十分清晰。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将手电筒比喻为凤凰,通过对一只虎的动作描写,写出他取新电筒时的小心翼翼、极度爱护的情状。
B.句子②中“大”字写出了电筒的形貌特点,“又”字写出了张大相热衷于收集大电筒,体现了他对大电筒的喜爱。
C.句子③承上启下,写出了张大相已失去了在家中炫耀新电筒的兴趣,并引出下文到衙门等处继续炫耀的内容。
D.句子④,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仍然”一词写出张大相对到处炫耀新电筒的执着,极富表现力。
8.文中插入了对张大相身世经历的介绍,请简析其作用。
9.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描绘了湘西风情,《张大相》则叙写了上尉参谋张大相的日常生活,体现出作者的不同创作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两篇小说语言风格的不同。
答案:
6.C
7.A
8.①交代张大相的身世,使后文写他能花钱满足自己爱好的情节顺理成章。②强调他的个人嗜好,为后文他买入更大的电筒并照人取乐做铺垫。③解释了张大相成为一只虎的活财神的原因,与前文一只虎追赶活财神的内容相呼应。
9.①(边城)语言优美,描绘出湘西特有的风土民情。如文中多处环境描写,既展示出湘西特有的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又烘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让翠翠等人物的情感沉浸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氛围中。②《张大相》语言幽默,矛头直指当时的军营生活现状,颇具讽刺意味。如文中写张大相对手电筒喜爱的偏执,以及周围人的反应,讽刺了当时社会和军队中的不良习气。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这让张大相羞愧不已”分析错误,依据原文“大相很扫兴,说声‘走’,便出了招待处”可知,不是“羞愧”,而是觉得很扫兴。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语言特点的能力。
A.“通过对一只虎的动作描写”分析错误,这是一只虎的语言描写,不是动作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