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我的中学生时代及其后》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的中学生时代及其后
茅盾
时常这么想:
如果我现在又是个中学生,够多么快活!我居然又可以整天跑、嚷,到晚上睡在硬板铺上丝毫不感困难地便打起鼾来;居然又可以熬整夜预备大考,又在考试过后忘记得精光;居然又可以坐在天桥上和同学们毫无顾忌地谈自己的野心。呵呵!热烈愉快的中学生时代!前程远大的中学生时代!在那时,如果有谁不觉得整个世界是他的,那他一定不是好中学生,我敢说!
然而我始终未尝在梦中再为中学生,甚至中学时代的同学也不曾梦见半个。不过是十多年呢,然而抵得过一百年的沧桑多变的这十多年,已经去的远远,已经不能再到梦中来使我畅笑,使我痛哭,使我自负到一定要吞下整个世界!
是的,吞下整个世界!是中学生,一定得有这个气魄!有一个挨得起饿,受得起冻,经得起跌打的身体,有一个不怕风吹,不会失眠,不知道什么叫做晕眩的脑袋,还有,二三十年大好的光阴,原封不动地叠在他前面,他自己将来的一切,社会将来的一切,人类将来的一切,都操在他手里,都等待他去努力创造,他怎么可以自己菲薄?
遇到了年青的朋友时,我总喜欢听他们谈他们的中学生生活。听到了他们这时代所特有的斗争生活的紧张和快活,我常常为之神往;再听到了他们这时代所特有的青年的苦闷,我又常常为之兴奋而惆怅。不错,现代的青年,尤其是前程远大的宝贝的中学生,都不免有些苦闷,都曾经有过一度的苦闷;始终不感得此苦闷者,若非“超人”,便是浑浑噩噩的傻瓜。
时代的特征就是每一个有造化的青年必得经过一度苦闷。应该欢迎这苦闷,然后再战胜这苦闷,十分元气地要吞下全世界似的向前向前,干着干着,创造你自己将来的一切,社会将来的一切,和人类将来的一切罢!
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这是时代要造成青年为能担负历史使命的两件法宝。
我的中学生时代,却没有福气来身受这两件法宝的熏陶。相差不过十多年呀,然而我的中学生时代是灰色的平凡的,没有现在的那许多问题要求我们用脑力思考,也没有现在的那许多斗争来磨练我们的机智胆略。我经历过三个中学校,如果一定要找出这三个中学校曾经给与我些什么,现在心痛地回想起来,是这些个:书不读秦汉以下,骈文是文章之正宗;诗要学建安七子;写信拟六朝人的小札;举止要风流潇洒;气度要清华疏旷……当时固然没有现在那些新杂志新书报,即使也有一二种那时所谓新的,我们也视为俗物,说它文章不通,字非古义。在大考时一夜的“抱佛脚”中,我们知道了有哪些国,哪些战争,哪些人,然而我们照例是过了大考就丢在脑后去了。世间有所谓社会科学,我们不知道,且也不愿意去知道。在这样的畸形闭塞的空气中,我度过了我的中学生生活。
那时我们亦无所谓“苦闷”。苦闷是思想展开到某种程度的征象。通过了这一时期的苦闷,思想就会得确定,人将无往而不勇敢,而不愉快。我们的中学时代却只有浑噩,或牢骚,那种无聊的非青年人所宜有的牢骚。
中学毕业的上一年,“辛亥革命”来了。中学生的我们,大概也有些兴奋罢?然而这兴奋既无明确的意识的内容,并且也消灭得很快。现在我还依稀记得的,是我们中学的校长在演说会上拿拳头上指骨的凸出处来说明阳历各月的月大月小。如果说我在中学校曾经得了些新知识,那恐怕只有这一件事罢?
后来我又进过北方某大学,读完了三年预科,我还是我,除了多吃些北方的沙土,并没新得些什么。
现在,三十许的我,在感到身体衰弱、依然有吞下整个世界的狂气的时候,每每要遗恨到我的中学生时代的太灰色太平凡了。我总觉得我的太平凡太灰色的中学生时代使得我的感情理智以及才能,没有平衡的发展。时代不让我的青年时代,最可宝贵的中学生时代,在斗争的兴奋和苦闷的熬炼中过去,不让我有永远可以兴奋地回忆着的青年时代的生活的浪花,这也许就是所谓早生者的不幸罢?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时时有这样的感想:
如果我现在又是个中学生,够多么快活!各种的思潮都在你面前摊开,任由你凭着良心去选择。学校生活不复是读死书,还有社会的活动。这些,这些,能够发展你的才具,充实你的生活!现代的中学生,正在青春而又正在前程无穷的中学生时代,躬逢数百年一见的历史的悲壮剧的展开,又未被捧在掌里含在嘴里做活宝贝,应该不要辜负,应该不要自暴自弃,应该比什么人都兴高采烈些!
只有不幸被烘软了骨头的现代青年,才是很不幸地只配在历史的大轮子下被碾成肉泥!
年青的朋友,尚在中学校或将出中学校的年青的朋友呀,不要以为你是一个小小的中学生看着那庞大混杂的社会而自惭形秽,不是这么的,正因为你是个中学生,你的骨头尚未为富贵利禄所熏软,你有好身体,你有坚强的意志,你肯干,你是无敌的,你刚在入世,你有年富力强的二三十年好光阴由你自己支配,你自己将来的一切,社会将来的一切,人类将来的一切,都操在你手里,都等待你去努力创造呢!
三十年代照例是新历史的展开期,前程远大的,什么都足以骄人的中学生呀,时代在唱着进行曲欢迎你,欢迎你!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毕业十多年,作者“始终未尝在梦中再为中学生”,这说明当年中学生活的灰色与平凡让其感受深刻,心有余悸。
B.作者理解现代青年特有的苦闷,因为自己曾经有过相同的苦闷,所以在劝慰、鼓励之余,也提醒青年要脚踏实地。
C.文章借一些青年离开学校后被富贵利禄熏软的遭遇提醒我们,即使处于更好的年代,青年教育问题仍刻不容缓。
D.作者借新年祝福之机发表的这篇文章,既反思了自己的读书经历,也为时代青年如何度过中学时光提出了建议。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连用三个“居然又可以”,虽然语调夸张,但很好地传递了往昔若能重现给幻想者带来的讶异和快活。
B.“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以简洁有力的对比揭示出青年人成材的普遍规律,发人深思。
C.拥有雄心但也害怕考试,活泼却受限于学校的保守闭塞,这些叙述真实地再现了作者求学的痛苦和煎熬。
D.第七段使用“我们的中学时代”一语带有总结意味,指出了那一代青年求学的共同弊端,蕴含作者的遗憾。
8.文章两处提到“如果我现在又是个中学生”,含义却不相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茅盾曾评价自己的散文创作是“大题小做”,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6.D    7.B    
8.①第一处是作者表达对中学生时代的怀念和对青春时光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纯真无拘的生活的留恋。
②第二处是作者对现代青年的鼓励和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珍惜现有的学习环境,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把握自己的未来。
9.①“小做”体现在文章主要叙述了作者个人中学生时代的回忆,以及对个人经历的反思。
②“大题”指的是文章指向青年成长、教育、历史使命等宏大主题。
③“大题小做”的创作方式,虽然从小处着手,以个人的经历为切入点,但是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既细腻又包含深广的社会意义。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心有余悸”错,结合“不过是十多年呢,然而抵得过一百年的沧桑多变的这十多年”等内容,可知“始终未尝在梦中再为中学生”主要是突出毕业十多年来,社会沧桑多变,“抵得过一百年”。
B.“也提醒青年要脚踏实地”错,结合“他自己将来的一切,社会将来的一切,人类将来的一切,都操在他手里,都等待他去努力创造”,作者主要是对现代青年进行劝慰和鼓励,并没有提醒青年要脚踏实地。
C.“借一些青年离开学校后被富贵利禄熏软的遭遇”错,结合“正因为你是个中学生,你的骨头尚未为富贵利禄所熏软,你有好身体,你有坚强的意志,你肯干,你是无敌的”等内容,提到“骨头尚未为富贵利禄所熏软”,是为了勉励青年学生,并没有具体提到一些青年离开学校后被富贵利禄熏软的遭遇。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以简洁有力的对比”错,此处的“斗争”“苦闷”不构成对比。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23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