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 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雨夜小站
柳青
春雨唰唰地下着。
透过淌着雨水的玻璃车窗,看见秦岭西部太白山的远峰、松坡,渭河上游的平原、竹林、乡村,百里烟波,都笼罩在白茫茫的春雨中。
当潼关到宝鸡的列车进站的时候,小街两边的店铺已经点起了灯火。由于春汛,渭河的渡口暂时取消了最后一次摆渡,旅客们都陆陆续续进了这个旅馆或那个旅馆,只剩年轻的庄稼人梁生宝,头上顶着一条麻袋,背上披着一条麻袋,一只胳膊抱着用一条麻袋包着的被窝卷儿,黑幢幢地站在街边靠墙搭的破席棚底下。
来这里买稻种的生宝,碰到一个难题。小伙子问过几家旅馆,连睡大炕也要两角钱。他从家乡起身时,根本没预备住客店的钱。心想:随便什么地方不能滚一夜呢?没想到眼前唰唰的春雨却把他搁在了这个小站。
“把他的!到哪里过一夜呢?”
站在这异乡的陌生小街上,生宝的心却回到渭河下游的稻地里去了。钱对于那里的贫雇农,是多么困难啊!起身时收集稻种钱,难着哩!其他互助组[注]的庄稼人,要劳驾他捎买些稻种,临了却没弄到钱。本互助组有两户,也是作为组长的他先垫着。生宝心里明白:他带来了多少钱,要买多少稻种,还有运费和来回的车票。他怎能贪图睡得舒服,多花一角钱呢?
从前,汤河上的庄稼人不知道这郭县地面有种叫“百日黄”的急稻子,秋天割倒稻子来得及种麦,夏天割倒麦能赶上泡地插秧;只要有肥料,一年可以稻麦两熟。
任老四曾经溅着唾沫星子感激地对他说:“宝娃子!你这回领着大伙试办成功了,娃们就有馍吃了嘛!”
“就说稻地麦一亩只收二百斤吧!全黄堡区五千亩稻地,要增产一百万斤小麦哩!生宝同志!”这是区委王书记开会时拿眼睛盯着生宝说的。生宝明白:那是希望和信赖的眼光……
“我哪怕就在这席棚底下蹲一夜哩,也要省下这两角钱!”生宝对自己说。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十三岁就给财东家熬半拉子长工,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叫作“困难”!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就是享乐。可他知道继父梁三不这么想……
一九二九年,生宝跟着他妈夹在衣衫褴褛的人群中,逃难到下堡村,是继父梁三的草棚屋收留了他们。梁三命运不济,接连死了两回牛,后来连媳妇也死了,再后来租不到地,连父亲留下的三间房也拆得卖了木料和砖瓦。可自从草棚屋里有了生宝母子,曾经被命运打倒的梁三,又开始创立起家业来,他操劳着,忍耐着,把希望寄托在将来。可拆掉三间房的地上长起来的榆树已经比碗口粗了,家业依旧没创起来。
土地改革的那年冬天,梁三家分得十来亩稻地,老汉早已干瘪的身体突然就有莫名其妙的精力,见天天不亮就开始忙乱起来,但对于生宝也渐渐生出许多不满。
看见郭振山家盖瓦房,他心里气:“你把俺生宝拉进党里头做啥嘛?你弟兄三个外头有人干事,屋里有人种地,你们积极得起啊!可俺家里的地怎弄哩?”
听说生宝担任互助组组长,他冲到老婆跟前抱怨:“他为人民服务!谁为我服务?成天不着家,啥时才能创立咱自个儿的家业?”
这次买稻种,老汉照旧不高兴:“谁见过汤河上割毕稻子种麦来?等碰破了脑壳后,你才知道铁是铁,石头是石头。”
想到这,生宝觉得有必要回去后认真地跟继父做点解释工作,主要说明大家富裕的道路和自发的道路有啥不同。爷俩使足了劲种地,的确年年粮食有余,然后有力量买地。可像任老四家那样的,劳力软,娃多,离开互助组就搞不好生产,就得年年卖地。那十年八年后,老任家又和没土改一样,地全到他爷俩名下了!
想到能改变继父的想法,生宝满脸堆起笑容,他走进一家小饭铺,要了碗汤面,然后取开棉袄口袋上的锁针用嘴唇夹住,掏出一个红布小包来,在饭桌上很仔细地打开,在那些七凑八凑来的人民币中拣出最破的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
踏着土街上的泥泞,生宝从饭铺跑到车站票房。划着一根洋火,观察了全部情况;划第二根洋火,选定睡觉的地方;划了第三根洋火,把麻袋在地上铺开来。头枕着过行李的磅秤底盘,生宝和衣睡下了。他想:在这里美美睡上一夜,明日一早过渭河,到太白山下的产稻区买稻种呀!
票房外头,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天气是凉的,可生宝心中是热的……
(节选自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有删改)
【注】互助组:20 世纪 50年代,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农民为解决各自劳动力、生产工具不足的困难,而建立的劳动互帮互助组织。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生宝是一位年轻、勤奋、有责任心的庄稼人,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带领互助组试办“百日黄”稻种,体现了对农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对党的政策的坚决拥护。
B.雨中的小站对梁生宝来说既是一个暂时的困难所在,也是一个精神磨砺的场所。他宁愿在破席棚下过夜,也不愿多花一角钱,体现了他的节俭和对群众利益的关心。
C.梁生宝在火车站的坚定选择,彰显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执着信念和坚定决心,他不畏困难,不怕吃苦,并坚信通过互助合作,最终能够带领大家走上富裕的道路。
D.梁生宝与继父梁三在农业生产和互助组问题上的矛盾,既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中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之间的冲突,也暗示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7.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画线句子通过描写春雨和远处的景色,为故事营造了一个朦胧而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生宝即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B.此处展现了生宝眼中的自然美,体现作者对乡村景色的赞美和生宝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他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提供了背景。
C.远处的秦岭西部太白山、渭河上游的平原等自然景象,既展现了故事的地理背景,也象征着生宝心中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
D.句子中的“白茫茫的春雨”不仅指自然的雨,也象征着生宝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和迷茫,同时也预示着他在困境中将会找到出路。
8.文章最后说到“天气是凉的,可生宝心中是热的。”如何理解?(4分)
9.有学者评论认为,“梁生宝是‘历史、时代、现实和理想’的结晶……既高唱着豪迈的语言,雄壮的调子,又显示了鲜明的色彩,成为鼓舞和教育人民的榜样。”请你结合本文,谈谈作者是如何塑造梁生宝这一人物形象的?(6分)
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
【答案】6. D 7. B
8.①外部环境的寒冷:句子中的“天气是凉的”指的是外部环境,即雨夜小站的天气寒冷、潮湿,给人带来不适和困难。②内心的热情与坚定:生宝心中充满了对党的指示的信仰,对为群众办事的坚定信念,以及对于改变自己和乡亲们命运的强烈愿望。③通过“天气是凉的”与“心中是热的”的对比,突出了生宝坚定的性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宝能够保持内心的热情和坚定,这正是社会主义创业精神的重要体现。他的行为不仅展现了个人的高尚品质,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信仰和追求。
9.①运用了心理描写,作者通过梁生宝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对贫雇农的同情、对互助组任务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希望。②运用了行动描写,他宁愿在破席棚下过夜,也不愿多花一角钱,这种行动直接展现了他的节俭和牺牲精神。③环境描绘:小说以春雨中的小站为背景,描绘了梁生宝面临的现实困境――没有足够的钱住旅馆。这一环境的设置既展示了时代的艰辛,也突显了梁生宝的性格特点和选择。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 选项错误地将梁生宝与继父梁三之间的矛盾理解为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的冲突,这种理解在文本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实际上,他们之间的矛盾主要源于对互助组的不同看法和对家庭未来道路的不同规划,而非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 正确,画线句子确实为故事营造了一个朦胧而宁静的氛围,并暗示了生宝面临的困难。B 错误,因为景色描写并未直接体现生宝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的是为了展现他当前所处的环境和即将面临的挑战。C正确,因为景色描写确实展现了故事的地理背景,并可能象征着生宝的志向和信念。D 正确,因为“白茫茫的春雨”在文中确实具有多层含义,既指自然的雨,也象征着生宝面临的困境和迷茫,同时预示着他在困境中将找到出路。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① 外部环境的寒冷:句子中的“天气是凉的”指的是外部环境,即雨夜小站的天气寒冷、潮湿,给人带来不适和困难。这种环境不仅体现了生宝所面临的客观挑战,也烘托出他坚持原则的艰难。
② 内心的热情与坚定:尽管外部环境是冷的,但生宝“心中是热的”。这里的“热”指的是他内心的热情、坚定和对目标的执着。生宝心中充满了对党的指示的信仰,对为群众办事的坚定信念,以及对于改变自己和乡亲们命运的强烈愿望。这种内心的热情使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持原则,不为外界所动摇。
③ 对比与突出:通过“天气是凉的”与“心中是热的”的对比,突出了生宝坚定的性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也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宝这个人物形象和他的内心世界。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宝能够保持内心的热情和坚定,这正是社会主义创业精神的重要体现。他的行为不仅展现了个人的高尚品质,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信仰和追求。
评分标准:指出“天气是凉的”是指外部环境的寒冷得1分;“心中是热的”是指内心的热情,对为群众办事的坚定信念得1分;指出对比手法得1分;正确体现对文章主旨的思考得1分。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多角度探究作品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能力。
正面描写:
① 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腻描写:作者通过梁生宝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对贫雇农的同情、对互助组任务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希望。他内心的挣扎和最终的决定,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牺牲精神。
② 行动和语言描写:梁生宝的行动和语言都体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他宁愿在破席棚下过夜,也不愿多花一角钱,这种行动直接展现了他的节俭和牺牲精神。同时,他的语言也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侧面描写:
③ 时代背景和环境描绘:小说以春雨中的小站为背景,描绘了梁生宝面临的现实困境――没有足够的钱住旅馆。这一环境的设置既展示了时代的艰辛,也突显了梁生宝的性格特点和选择。
④ 作者还通过其他人对他的评价和态度来侧面展示他的形象。如任老四对他的感激和王书记对他的信任和期望等,都从侧面衬托了生宝的高尚品质和时代价值。
其他手法:
⑤ 对比和衬托:通过与继父梁三的对比,突显了梁生宝的思想境界和远大理想。梁三关注的是个人家业的创立,而生宝则致力于带领大家共同富裕。这种对比进一步强化了生宝作为时代新人的形象。
⑥ 象征和隐喻:春雨的描绘不仅为故事增添了氛围,也象征着新的希望和生机。生宝在春雨中坚守自己的选择,预示着他在新的时代里将扮演重要角色,引领人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评分标准:指出运用了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正面描写手法,每点可得2分,正面描写得分不超过4分;指出运用了时代背景、环境描绘、他人评价等侧面描写手法,每点可得2分,侧面描写得分不超过2分;指出运用了对比、衬托、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法,每点可得2分,得分不超过2分。本题满分为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