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我们的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们的家
李 娟
那一年我们第一次随转场的牧民来到沙依横布拉克,刚刚下车就对这里不抱信心了。那时,这里一片沼泽,潮湿泥泞,草很深。一家人也没有,只有河对面远远的山坡上驻着两三个毡房。司机很潦草地帮我们往那片积着水的草地上堆货,卸完之后,水也不喝一口,直接开着车回夫了。
我们一家三口三个女人就这样被扔在幕色中的荒野沼泽中。
我们三个在棚布下和一堆商品挤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我妈站在路边拦到了一辆去附近伐木点拉木头的卡车。在司机的帮助下,我们用几根碗口粗的倒木搭成了架子。然后我们把一大面棚布和一些塑料布搭在架子上,撑起了一个帐篷。①
终于,我们在沙依横布拉克有了栖身之地。
那一年,雨水出奇地多。连续两个月里,几乎每天都会下一场雨。其中最大的一场雨没日没夜地,绵绵下了一个多星期.中间没有停过一分钟。
帐篷歪歪斜斜的,这里撑一根棍子.那里牵一根绳子,在那样的地方、那样的帐蓬里生活,漏雨是常有的事,也是必须得从容面对的。我们从来就不曾指望过这个小棚能够风雨不动安山,
最大的麻烦是用来接雨的器具总是不够,好在我们都是聪明人,很快就想出好办法来:用用绳子把一张又一张的零零碎碎的塑料袋子挂在顶篷下面,哪里漏就对准哪里挂上一只袋子,等那个袋自里的水都接满了,溢出来了,于是又在溢出来的地方再挂一只塑料袋。如此反复,直到把那些水一级一级,一串一申地引到怅篷外面为止。虽然这种到处悬满明晃晃、鼓胀胀的塑料袋子,到处都在有条木素地流着无数支小瀑布的情景乍眼看去很吓人,会让每一个进来的顾客先吃一惊再买东西,但真的太管用,太方便了。
我们的办法――也不是万无一失的。有一些夜里,帐篷顶篷被风撕裂了一道缝,雨水一弗串满了下来。我们嫌麻烦,死活也舍不得离开热被窝起来收拾它。牵塑料袋又太麻烦了,天又那么黑,伸手不见五指。于是就摸索着,在床板下取出早就准备好的一堆塑料袋子,左一块右一块揪凑着蒙在被子上――只要水不落到身上,管它落到哪里。天亮了再说吧。
那样的时候我总是在想:幸好还有塑料袋子呀,要不然的话今夜怎么过……幸好塑料袋子是一种不透水的东西――这样看来,就觉得塑料实在太神奇了!平时为什么就没有注意到这个呢它和这山野里任何一种天然生成的事物是多么的不同啊,它居然可以遮雨……②
它是一种雨穿不透的事物、它不愿融入万物,它是在抵挡着,抗拒着的。又想到那些过去没有塑料袋子的牧民们又该怎么生活呢?他们完全坦曝在这个世界中,完全接受这个世界,就一定比我们更加畏惧世界吧?有关这个世界的秘密内容,他们一定比我们知道得更多。
下两的时候,我们哪儿也去不了。好在下雨的时候,哪儿也不用去。最主要的是,不用出去挑水了,天上的雨水就是最好的水。雨在最大的时候,几分钟就可以接满明晃晃的一大桶……
雨季绵延了近两个月,七月底,终于全部的雨都下得干干净净。天空猛地放了睛,世界温暖,草原明亮。
但是风来了。
风通过沙依横布拉克,像是沙依横布拉克急剧地在世间奔驰。草原鼓胀着力量、草原上的每一株草都在风中,顺着风势迅速生长。
还有我的家、我看到我们那片帐篷区里的每一顶毡房都在颤抖,每一座帐篷都鼓得圆图的,随对准备拔地而起。那地底深处被我们埋下的撑起帐篷的桩子,它也没能躲过风。它在深处,丈量着风的无可丈量。并且尺有它丈量出来了,它被连根拔起……我远远地看到我们家的顶篷又一次被掀开,又有一大块塑料布给吹走了,我妈和我外婆在风中一前一后地追赶。
风在每个下午如期而至、到了傍晚才缓和一些。一直到夜里才会渐渐宁静下来。直到更为平静温和的清晨。
更多的夜里没有雨,也没有风。空气漆黑平静。那种黑――闭上眼睛那样黑,睁开眼睛也那样黑。半夜一觉醒来,黑得根本分不清上下左右。并且半夜里醒来的时候,总是纠缠在醒之前的梦境之中――当混乱的梦中情景一遇上如此深沉厚重的黑暗,就会瞬间迸发出声响啊颜色啊等具体的感觉。然后倏地兀然消失,让你一无所有地面对黑暗,什么也不能明白过来。然后翻个身再一头栽进刚才的梦里,睡死过去。于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在白天的明亮中醒来时,总是会发现自己正卷着被子,横在床底下,而脑袋扎在一篷青草丛中。③
草丛上还淡淡开放着一些小花,近近地,惊奇地看着你
最美好的时光是清晨。天色微明的时候,总是会在光线中稍稍醒来一下,然后再次安心地睡过去――因为总算确认了世界仍是如此的,它到底还是没有把我们怎么样呀。
直到太阳完全出来了,清晰冷清的空气里有了金色和温暖的内容,远远听到帐篷区那边有入走动和说话的声音,才舒舒服服地裹着被子坐起来,再舒舒服服坐一会儿,想一会儿、然后方迅速穿衣套裤子。
有时候会想,要是肚子永远不饿的话,我们就永远会在被窝里呆一辈子的。虽然我们不辞辛苦地在这片草向上搭起了房子,但最后真正栖身的,却只有被窝。
有时候还会想:我们还会住进其他各种各样的房子里的。但是,④
无论醒在哪一处地方,通在什么样的夜晚之后,那个笼罩我们和我们的被窝的东西,都永远不会比一面帐篷、一张望产么更为牢固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前三段记叙刚到沙依横布拉克的情景,作者先描写了这里的居住环境.再叙述了塔建新家的过程,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抱怨。
B.作者用塑料袋解决漏雨问题,由此引发联想,现代化的因素还是悄无声息地渗透进了这荒僻沉默的大地,作者对此感到深深的遗憾与惋惜。
C.文章记录了作者一家在沙依横布拉克的游牧生活,表达了作者从容乐观的主活态度,融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
D.文章以清新脱俗酚诗意叙写,给人身临其境的亲切感。文字浸润着亲和力和浓郁的田园气良,朴实明快,欢乐温馨,凸显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7.关于文中画线句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①句既照应了标题,点明“我们的家”是这荒野沼泽中的一个帐篷、又突显生活不易,为下文写风雨中艰难的生活做铺垫。
B.②句行似是写塑料的特性,实则也是写游牧民族的生存状态,由此反映出过去的游牧民族完全坦曝在世界中的畏惧与无奈。
C.③句借早晨醒来的场景,把作者对边疆生活的宁静追求刻画得分外动人,在一种温婉柔和中传递着对尘世生活的热爱。
D.①句中的“帐篷”“塑料纸”象征着一家人面对生活的明气与智愁,作者认为只要活段通迹就无需迫求更好的物质生活。
8.请你找出本文的行文线状,并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9.李娟在自己的散文集《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出版序’中提到:“它可能有些随意。但是,’随意’也对应着‘真实’,请从^随意”和“真实”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
 
 
 
答案:
6.B(根据原文“幸好还有塑料袋子呀”,作者对雨天还有塑料袋子用感到庆幸,对塑料的特质感到神奇,并没有由此产生遗憾与惋惜之情,故B项分析有误。)
7.D(根据对④句上下文的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需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其实很简单,不过是一个能栖身、能遮风避雨的地方,但同时“我们还会住进其他各种各样的房子里”一句是说“我们”的生活条件会越来越好,作者并没有“无需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的意思,故选D项。)
8.行文线索:天气变化,从逢雨水到遇风,再到无雨也无风。(2分)
作用:①以“天气变化”为线索串联全文,使结构更为紧凑,便于把不同天气下的“我们的家”生存状态呈现出来;②表现了作者一家在艰苦的生活中依然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每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原文思路清晰,基本以时间气候为线索,作者一家先是转场到沙依横布拉克,之后遇雨季(“那一年,雨水出奇地多”),雨季结束后则风起(“但是风来了”),有时则风雨也无(“更多的夜里没有雨,也没有风”),在这样的气候之下遇到了不少的生活困难。学生可以在文中找到对应的提示语句,从而明确行文线索。线索的作用则主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文章围绕“我们的家”写了几种天气变化带来的困难,结构紧凑,这是线索在结构方面的作用;文章围绕线索主要展现作者的生活态度,这是线索在内容方面的作用。
9.①随意:散文行文上自然流畅,都是一些琐碎的生活片段的叙写和随兴的感想;用语平实,语气亲切,如话家常。②真实:事件的真实,是作者过去在沙依横布拉克的游牧生活的记录;情感的真实,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与享受,都是当下最真实的情感表达。③“随意”也对应着“真实”:作者是在被情感支配的情况下,通过最直接的释放来写下它们,正是这种“随意”的表达,反而让文章更显“真实”。(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一要准确理解“随意”和“真实”的涵义,二是要把握答题的方向。随意,是指作者在写文章时比较自由随性,只是写那些平常生活中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因此可以从文章内容结构和语言表达两方面分析。而真实则是作者所描述的人物、事件、环境以及情感的真实,因此“真实”则可以从记录真实事件和抒发真实情感两方面分析。但“‘随意’对应着‘真实”则要求学生必须分析两者的对应关系――真实带来随意・随意是因为真实。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29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