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采浆果的人 迟子建
金井的山峦,就是大鲁二鲁的日历。
雪让山峦穿上白衫时,他们拉着爬犁去拾烧柴;暖风使山峦披上嫩绿的轻纱时,他们赶紧下田播种。山峦一层一层地由嫩绿变得翠绿、墨绿时,他们顶着炽热的太阳,在田间打垄、间苗、锄草和追肥;而当银光闪闪的霜充当了染匠,给山峦罩上一件五彩的花衣时,他们就开始秋收了。
金井是个小农庄,只有十来户人家。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从来没有事情能阻止得了秋收,但今年例外,一个收浆果的人来了。
①秋收刚刚开始,一辆天蓝色的卡车摇摇摆摆地开到了金井。
车主是个中年汉子,高个儿,方脸,小眼睛,大嘴巴,面色红润,说起话来神采飞扬,一看就是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人。车主开出浆果的收购价格后,从怀中掏出两沓钱来,夹在指间;把它们当竹板一样敲打着,以说书人的口吻说:“话说这秋菜要是晚收一天它呆在土里也飞不了,可是这浆果要是晚采一天,拿现钱的就是别的人了!”
他这一番吆喝,让秋收的人们扔下了手中的镐、铁齿、镰刀、耙子等农具。他们纷纷回家拿起形形色色的容器,奔向森林河谷,采摘浆果,仿佛牧羊人在寻找失了群的羊。
一年一度的秋收本来像根缜密坚实的绳子,可那些小小的浆果汇集在一起,就化成了一排锐利无比的牙齿,生生地把它给咬断了。
金井的男人中,有个比女人采浆果还要灵巧的人,他就是王一五。王一五不爱种地,但他是个农民,不种也得去种,他下田时脸上就总是挂着霜。他有个儿子,十一岁了,可看上去只有七八岁那般大,瘦削枯黄得像棵秋天的狗尾巴草,人们都叫他“豆芽”。
别的男孩拎一篮土豆能一路疾行,豆芽提着半篮就趔趔趄趄、气喘吁吁了。王一五爱做小衣服,豆芽则喜欢用铅笔画画。他爱画花鸟虫鱼、房屋河流,
②他从来不画人,说是世上的人都是丑的,不能入画。
不秋收了而去采浆果,王一五和豆芽开心极了,他们第一天就采了半瓦盆的牙各答和一大茶缸的都柿,所以他们家拿到的钱最多。
大鲁二鲁是金井人中唯一还在秋收的人。他们是一对双胞胎兄妹,大鲁是男的,二鲁是女的。他们已是中年人了。他们的父母,也就是老鲁夫妇,是一对表兄妹,这使得他们生出的孩子言语木讷,思维迟钝,严重智障。
老鲁夫妇几年前先后去世了。他们临终留给这对兄妹的遗言“春天播完种,别忘了秋天下了霜就秋收”,大鲁二鲁牢牢记住了这点。他们不像其他人家喜欢用日历
,③金井的山峦,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巨大的日历。翻动这日历的,就是风霜雨雪。当暖风让这日历透出隐隐的绿色时,他们就去播种了,而当秋霜将这日历点染得一派绚丽时,他们准时地去秋收了。
金井有个老女人“苍苍婆”,她男人在她三十岁时就瘫倒在炕上了,苍苍婆不像别的女人遭了难后终日以泪洗面、唉声叹气,她的头发全白了之后,她的心也仿佛一下子跟着变得光明了,她爱说爱笑了,她的眼睛里,没有一点老年人的那种混浊,依然那么明亮,清澈逼人,好像她的眼底浸着一汪泪,使她的眼睛永远湿润而明净。
采了三天浆果的苍苍婆终于想到该叫大鲁二鲁也去挣点现钱,这样的好事把他们落下了,叫她心里不忍。苍苍婆就在这天晚饭后摇摇晃晃地去大鲁二鲁家了。
大鲁二鲁收了一天的萝卜,趁着天还有微微的亮光,将它们一筐筐地下到菜窖里。
满嘴酒气的苍苍婆亢奋地叫道:“大鲁二鲁,别秋收了,采浆果去吧,能拿现钱!大鲁过年时就能买新鞋穿了,二鲁也能买件花衣裳了!”
大鲁二鲁没有日历,所以他们常常错过一些节日,但春节是不会从他们眼皮底下溜掉的。他们过年不像别人家,他们永远都穿着旧衣裳,只不过晚上时包一顿饺子吃而已。当然,他们也会冻上两座冰灯,一左一右地摆在门口,让它们充当暗夜的一双眼睛。
开始的几天,苍苍婆还认认真真地采上一天的都柿,交给收浆果的人,可是接下来的日子,竟一发而不可收,她吃空了盛都柿的盆子。收浆果的人为了安慰她,丢给她一张十元的钞票,让她买酒。
苍苍婆捡起钞票,运足一口气,又把它吹回地上,苍苍婆说:“钱是什么,不就是一张落叶吗?蚂蚁合伙举过落叶,这样的叶子它们没见过,留着给蚂蚁们举着玩儿,当遮阳伞使吧!”说完,她就一摇一摆地走了。
大鲁二鲁不为所动,在他们看来,秋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刨完了土豆,又砍了白菜和大头菜,把它们运回来,腌了两缸酸菜和一缸咸菜,然后把余下的菜下到窖里。之后,他们把遗落在地里的菜帮也捡起来,装进麻袋,拉回家堆在仓房旁,作为猪饲料。最后,他们踏着更浓重的霜,去了大草甸子,用绳子把猪草背回来。
就在大鲁二鲁扛回猪草的那个夜晚,天空下起了大雪。金井人一年的收获,就这么掩埋在大雪之下了。人们脸上满是凄苦的表情。他们冬天吃什么?他们的牲畜和家禽吃什么?苍苍婆望着大鲁二鲁这户唯一收获了庄稼的人家,她的心中先是涌起一股苍凉,接着是羡慕,最后是弥漫开来的温暖和欣慰。
二鲁的脖颈上有一圈火红的东西。金井的女孩,最喜爱穿这样的项链来戴。看来,在秋收的间隙,大鲁二鲁也采了浆果。
④只不过他们只采了很少的一种,并且为它们做了最美的镶嵌。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商人以高价收购浆果,使世代以种田为生的金井人误了秋收,只有大鲁二鲁觉得秋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
B.遭过难的苍苍婆是位性情中人,她的眼睛湿润而明净,文中她拒绝收浆果人的钱财,表现出一种豁达的心境。
C.文章在鲜活的生活图景展示中,蕴蓄着耐人寻味的人生意蕴,引发读者对现实人生的观照与思索。
D.一场大雪改变了金井人的命运,小说巧设悬念,使故事情节具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子①运用叠词,语言生动形象,既写出了路途颠簸,也暗示着金井人的平静生活即将被打破。
B.句子②中“人都是丑的,不能入画”借孩童的话语,隐晦地揭露出人性当中自私贪婪的一面。
C.句子③运用借喻的手法,表现出四季交替给大鲁二鲁的提示作用,也表现了他们按农时劳作的一贯传统。
D.句子④中“最美的镶嵌”,表面是指对浆果的镶嵌,实则饱含了对兄妹二人不忘本心、踏实能干等品格的赞美。
8.文章第二段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请分析画波浪线“一年一度的秋收本来像根缜密坚实的绳子,可那些小小的浆果汇集在一起,就化成了一排锐利无比的牙齿,生生地把它给咬断了”的句子效果,并阐明这句话如何可以成为“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6分)
答案:
6.【答案】D
【解析】“巧设悬念”说法错误,此处是情节突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情节突转的特点。
7.【答案】C
【解析】“借喻”说法错误,应为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表示相似关系;借喻是在具体语境中只出现喻体
8.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展示了金井的自然环境和农耕生活,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②烘托了大鲁二鲁坚守秋收的形象,突出了他们的质朴和坚守传统的品质。
③描绘了金井人按照季节变化进行农事活动的场景,体现了他们的勤劳和对土地的依赖,与后文他们因采浆果而耽误秋收形成对比。
(答对1点2分,2点满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浆果对秋收的破坏,隐喻了人们在利益面前的迷失和对传统的忽视。
②金井人原本重视秋收,但商人高价收购浆果的诱惑使他们纷纷放弃秋收,反映了人们在物质利益面前的动摇和盲目。
③大鲁二鲁坚持秋收,与其他人形成对比,突出了他们坚守传统、不为外界诱惑所动的品质。
④小说通过这句话揭示了主题,即人们应该坚守传统价值观,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思考。(第1点和第4点必答,各2分,第2点和第3点任选1点作答,2分,意思答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