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母校之恩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8分)
在人的一生中,中学阶段正是求知欲最旺盛、记忆力最好、想象力最丰富,对一切都充满幻想的时期。许多在各自领域出类拔
萃
(1) 的人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光,之所以会常常心存感念,
,
,
。学校除了给学生提供知识,更重要的是还提供一种求知的方法、路径,是打开认知世界、观察社会的窗户,或者说是一个tiào
(2) 望世界的平台。走进校园不是为了走进一条课本知识的胡同,而是走向一个追求真、善、美的广阔原野。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熏陶过、历练过,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不会迷失自己。
1、根据语境,给语段(1)处填写拼音,(2)处填写汉字。(2分)
(1)出类拔
萃() (2)tiào()望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 对
一切都充满幻想的时期。
B. 更重要的是还提供
一种求知的方法、路径。
C. 走进校园不是为了走进
一条课本知识的胡同。
D. 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在这样
一个环境中熏陶过、历练过。
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他们的精神气质是在那时形成的
②就是因为他们的人生理想是从那时起步的
③他们的知识基础是在那时奠定的
A. ②①③ B. ③①② C. ②③① D. ①②③
4、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走进校园不是为了走进一条课本知识的胡同,而是走向一个追求真、善、美的广阔原野。
A.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B.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C.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D.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做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
悟经典之义
5、在下面田字格中填写古诗文名句。(7分)
品读经典,光亮人生。《论语》中的“三人行,(1) ”(填五个字)告诉我们要善于向他人学习;《诗经・蒹葭》中的“(2) , 。(每条横线填四个字)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告诉我们追寻美的过程也具有重要意义;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3) , ”(每条横线填五个字)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给我们以启迪和力量;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4) , ”(每条横线填七个字)来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给我们以激励和鼓舞。
答案:
一切:代指范围广,包括所有事物。一:全部、所有;
一种:一个种类。一:数词;
一条:表数量。一:数词;
一个:表数量。单个。一:数词;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