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30分)
北京冬奥,惊艳全球。学校开展以“自信中国风,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展览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展板一:浪漫奥运
1、下面是展板一的文字内容,阅读并完成题目。(11分)
万众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中国式浪漫”唱响“一起向未来”的宣言;欢乐相聚的闭幕式,大家在五环旗下依依惜别,“天下一家”的浪漫烟花、寓意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结,让多少人内心的企盼得到共鸣和回响。多少人也由此领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智慧、“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象、“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的深情,感受当代中国的自信从容和______生机。“雪如意”“雪游龙”“雪长城”,见证运动员汗水与激情的比赛场馆,则是将科技、运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_____的具象载体。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1)请你将本次活动的主题“自信中国风,一起向未来”工整地写在下面田字格中。(2分)
(2)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万众瞩目(shǔ) 篷勃 熔合 载体(zài)
B. 万众瞩目(zhǔ) 蓬勃 融合 载体(zài)
C. 万众瞩目(zhǔ) 篷勃 融合 载体(zǎi)
D. 万众瞩目(shǔ) 蓬勃 熔合 载体(zǎi)
(3)给画线句加上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B. 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C. 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D. 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4)展板上需要配图,字体与示例图片一致的一项是( )(3分)
◆展板二:科技奥运
2、下面是展板二的文字内容阅读并完成题目。(5分)
科技正重构舞台艺术呈现,赋予艺术“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的简约美,营造诗化意境。机械舞台移动,可看作山脉涌动;光影交错辉映,可译为日月起落;虚拟视觉成像,可形塑万里山河……科技元素潜藏在视觉语言结构中,为观众创造着美好的视效体验。依托图像处理算法,冬奥会开幕式______人心的“冰瀑”环节中,一滴水墨从天而降______开来,“黄河之天上来”的意境______,唤起人们心底的文化情结。“冰雪五环”环节采用三维水墨动画、裸眼全息水墨动画等手段,以笔墨精神再现冬奥历史,观意取象、气韵相生。
(1)根据语境,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激动 渲染 跃然纸上 B. 震荡 熏染 惟妙惟肖
C. 震动 点染 入木三分 D. 震撼 晕染 呼之欲出
(2)展板两边计划写一副对联。小逸同学已经拟写了上联,请你补出下联。(2分)
上联:科技助力迎奥运
下联:________________
◆展板三:文化奥运
3、下面是展板三的文字内容,阅读并完成题目。(5分)
在北京冬奥会上,和体育同样具有连接人心,打通人心力量的,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中华文化。大到场馆设计:首钢滑雪大跳台造型巧借敦煌壁画中飞天丝带的灵动气韵,视觉上飘逸轻盈,因而别号“雪飞天”;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同时化用“中国龙”的意象和中国古典园林水榭长廊的设计理念,从空中俯瞰有如盘龙在山;______。小到一盏灯、一枚徽章、一件礼服:______;会徽在方寸之间创造性地汇聚了篆刻、剪纸、书法与冰雪运动;______。
(1)把下面句子依次填入文段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火种灯”造型和巧思都受到西汉长信宫灯启发
②颁奖礼服如“鸿运山水”“唐花飞雪”,同样是对传统的化用
③云顶滑雪公园坡面障碍技巧赛道融入烽火台元素,宛如“雪长城”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2)根据语境补全对话。(2分)
小文:“水榭长廊”的“榭”字你熟悉吗?
小逸:熟悉,我们学过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我还背诵过辛弃疾的词――“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都有“榭”字。
小文:“榭”字不常用,不过,根据语境理解意思并不难。“水榭长廊”“亭台轩榭”“舞榭歌台”三个短语中“榭”字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指的是______。
小逸:巧了,这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也是一样的,都是______短语。
◆结语
4、下面文段是为此次展览写的结语,画线句子表达欠妥,请你提出修改意见。(2分)
北京冬奥会的“中国风”体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现代科技的共创共生,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投射与缩影。这股“中国风”还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对真善美的共同向往。无形的文化纽带与体育精神一起,将人们紧紧相连。“春雷响,万物长”,我们将以更自信的姿态继续谱写属于世界也属于中国的华彩篇章。
5、下面是小文同学筹办此次展览后的感想,请你帮他填上恰当的诗句。(7分)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展现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象,这是经典诗文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借助这种创作手段,我们还可以展现“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的苍茫辽阔,展现“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韩愈《晚春》)的万紫千红,展现“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四季之美,展现“芳草鲜美,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世外桃源,展现“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的浪漫神奇,展现“会当凌绝顶,_________”(杜甫《望岳》)的凌云壮志。
“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让鼓荡于北京冬奥会的“中国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吧。
答案:
1、(1)自信中国风,一起向未来 (2)B (3)C (4)D
2、(1)D (2)示例:文化添彩创新篇
3、(1)D (2)建筑在台上的房屋(一种建筑物) 并列
4、将“世界”与“中国”调换位置。
5、 ①长河落日圆 ②百般红紫斗芳菲 ③佳木秀而繁阴 ④落英缤纷 ⑤天接云涛连晓雾 ⑥一览众山小 ⑦忽如一夜春风来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