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学习任务。(
20
分)
1.解释字义探“诚”。(3分)
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交流,请你补充完整。
|
“讠”是一个部首,叫“言字旁”。《汉字部件解析》这本书里说,由“言字旁”组成的字,大都和
(1)
有关。比如“讲”“讨”“论”“议”等。“诚”当然也是啦。
|
|
有道理。我从课文中找到了“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两句话,知道两个“诚”字的意思依次是:
(2)
、
(3)
。第一个意思在现代汉语里保留较多,比如“诚恳”“诚意”“诚邀”等。
|
|
嗯嗯。但是知道意思还不够,我们还得深入思考“诚”的内涵。“诚”是我们的第二个“身份证”呢!
|
2.走近先哲思“诚”。(4分)
古代先哲在思考“诚”的内涵时,留下了很多精彩论述。某同学搜集到下面语句,请各用一个字或词揭示每组语句中“诚”的内涵。
A组:“诚,信也。”(《说文解字》)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B组:“真者,精诚之至也。”(《庄子》)
“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之道也。”(《朱子语类》)
C组:“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诸葛亮集》)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D组:“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中庸》)
3.联读经典话“诚”。(10分)
(1)请你从下面古诗文中任选三首(篇),写出其中可以用来印证“诚”的内涵的连续的两句。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过零丁洋》
D.《己亥杂诗》(其五) E.《大道之行也》 F.《岳阳楼记》
(2)教科书“名著导读”和“自主阅读推荐”的名著中也不乏“诚”的人物。请你从中找一个合适的人物(人物群像),或某部名著的作者,结合你对他(她、他们)的认识,阐述你对“诚”的理解。(不超过150字)
4.总结学习写“诚”。(3分)
把握了“诚”的内涵,勤而行之,矢志不渝,就是诚。“一言九鼎”是诚,“驷马难追”是诚;“精卫填海”是诚,“愚公移山”是诚;刘备“
(1)
”是诚,诸葛亮“鞠躬尽瘁”是诚;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是诚,闻一多“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是诚;朱自清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是诚,雷锋
(2)
是诚,中国航天英雄把目光投向辽远的太空是诚。
从“诚”出发,了解古代中国,热爱现代中国,建设未来中国。“诚”者永�括�
(
3
) 。
(1)根据学过的文言文,在空缺处填入合适的成语。
(2)联系你对人物的认识,在空缺处补写合适的文字。
(3)综合以上学习成果,为空缺处选择合适的汉字。
A.故 B.顾 C.固
答案:
1【答案】 ①. 说话 ②. 诚挚的心意 ③. 确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字词释义。
第一空:结合材料提示“比如‘讲’‘讨’‘论’‘议’等”可知,由“言字旁”组成的字,大都和说话有关。
第二空:“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句意为:天帝被愚公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诚:诚挚的心意。
第三空:“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句意为: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诚:确实。
2.【答案】A.诚信
B.真诚
C.忠诚
D.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取。
A.句意为:诚,就是讲诚信。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是否可以(做成事)。可知强调的是诚信;
B.句意为:真诚的人,能做到十分的诚心。诚实,就是与客观事实相符合,没有诈伪,诚是天赋予人的本性。可知强调的是真诚;
C.句意为:人有忠诚的品德,就好比鱼儿有了水。为别人谋划事情有没有尽力呢?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温习了呢?可知强调的是忠诚;
D.句意为:学好像登山一样,学坏像山崩一样。比喻学好难,学坏容易。使自己诚心有方法,,若是不明白什么是善,,也就不能使自己诚心诚意了。可知强调为善。
【答案】3.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示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过零丁洋》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己亥杂诗》(其五)示例:落红不是无情物⑷,化作春泥更护花。
E.《大道之行也》示例: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F.《岳阳楼记》示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 示例:《西游记》中孙悟空就是个忠诚的人,对唐僧是忠心耿耿。三打白骨精时,即使被所有人误会了,还是依旧这么做了,最后被赶走了;打黄袍怪时,听到师傅被变成老虎,毫不犹豫的就赶回来就师傅;真假美猴王中,听到师傅被假悟空打了,立马跑去花果山找六耳算账。所以,忠诚是一种付出,即使被误会也在所不辞。
【答案】(1)三顾茅庐
(2)示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3)C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结合空白处前几句内容可知,所填成语要对应人物的事迹。刘备三顾茅庐讲述的是刘备曾三次访聘诸葛亮,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顾:拜访。茅庐:草房)。后人用“三顾茅庐”来比喻诚心实意地一再邀请。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
结合人物事迹写出其最能突出“诚”的行为表现即可。雷锋:热爱党和国家,他有着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是人民的楷模。
示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故”常见语意有:以前的,原来,原因,所以。“顾”的常见语意有:看,顾及,照顾。“固”常见的语意有:稳固,坚固,牢固,固然。故应选填“固”,表示心诚之人所建设的国家将永远坚稳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