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积累及运用(1~5题,共24分)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人生的幸与不幸、美与丑都在自己的心镜中,看自己有没有将苦
涩酿成酒的功夫。于是,有一个声音隐隐传来――任凭岁月的潮夕卷起风浪,也要带着前行的勇气,在纯净的自然风物中,找寻到远离尘
嚣的声音,化风为曲,听水为歌,
任山转水转,终岁月无恙。
(1)请将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苦
涩______ 尘
嚣______
(3)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______改为______ ______改为______
【答案】
(1)
(2) ①. sè ②. xiāo
(3) ①. 镜 ②. 境 ③. 夕 ④. 汐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书写。①用楷书工整美观,书写汉字的笔画顺序要清楚;②书写要规范,不写繁体字。注意“转”“恙”的书写。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1)苦
涩(sè):①又苦又涩的味道。②形容痛苦难受。
(2)尘
嚣(xiāo):人多喧闹。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1)心镜――心境:心情(指苦乐)。
(2)潮夕――潮汐: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而产生的水位定时涨落现象;特指海潮。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
有误 一项是( )
A.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
叹为观止。(《安塞腰鼓》)
B. 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
妙手回春,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白杨礼赞》)
C.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
不攻自破了。(《怀疑与学问》)
D.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
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皇帝的新装》)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叹为观止”与欣赏舞姿感到是“浓烈的艺术享受”语境一致,使用正确;
B.妙手回春: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题干的语境是赞美“麦浪”两个字用得好,让人佩服,不应用“妙手回春”,而应用“妙手偶得”;
C.不攻自破: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不攻自破”与“虚妄的学说”经不住追问的语境一致,使用正确;
D.不可救药:泛指病重到无药可治,也比喻人或事物已经坏到不能挽救的地步。“不可救药”形容“愚蠢”的程度,使用正确;
故选B。
3. 下列句子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要实施和制定绿色生态校园规划方案,为学生提供学习场域和教育资源。
B. 能否持之以恒、科学健康地进行体育锻炼,是一个人拥有健康体魄的保证。
C. 我们要在学习红色历史中筑牢初心使命,传承革命先辈优良传统。
D. 长江代表站大通水文站2013年至2022年的平均输沙量约为1.13亿吨左右。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语序不当,将“制定”与“实施”互换位置;
B.两面对一面,删掉“能否”,或者在“拥有”前添加“能否”;
D.语意重复,删掉“约”或“左右”;
故选C。
4. 古诗文默写。
(1)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海日生残夜,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体现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阻隔,消除孤独苦闷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
(4)李白的《行路难》中表达诗人对理想执着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豁达乐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郦道元的《三峡》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水流湍急,且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6)蓊蓊郁郁的树木,炎热时给人清凉,清凉中给人诗意,请写出古诗中含有“树”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了却君王天下事 ②. 江春入旧年 ③. 海内存知己 ④. 天涯若比邻 ⑤.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⑥.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⑦. 虽乘奔御风 ⑧. 不以疾也 ⑨. 几处早莺争暖树 ⑩. 谁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
【详解】(1)――(5)本题考查古诗词名句默写。默写时要注意结合语境,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本题易错字有:入、己、涯、沧、御。
第(6)小题结合学习积累,写出含有“树”的连续两句古诗。
示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5. 走进名著,请完成下面表格。
书名
|
作者
|
人物
|
书名含义
|
《红星照耀中国》
|
①
|
朱德
|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②
|
③
|
【答案】①埃德加・斯诺
②保尔・柯察金
③钢铁是在烈火里煅烧、刚度冷却后炼成的,因此他很坚固。主人公保尔就是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战士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的人物形象。使西方人第一次全面客观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所体现的革命精神。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故《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的含义为: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经历如同钢铁在革命熔炉里锻炼成钢,象征着信念、意志和毅力在特殊、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得到锤炼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