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10题。(15分)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②,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选自葛洪《西京杂记》)
【丙】冬夜读书示子聿③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①不逮:照不到。②文不识:人名。③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门人弟子
填其室 ②援疑
质理
③色愈恭,礼愈
至 ④
资给以书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衡乃与其佣作
而不求偿
A.游人去
而禽鸟乐也
B.人不知
而不愠
C.河曲智叟笑
而止之曰
D.中峨冠
而多髯者为东坡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9、下列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读懂题目对鉴赏古诗歌尤为重要,本诗题目交代了写诗时间、写诗情境和写诗目的。
B.首句“无遗力”的意思是不遗余力,表现出古人勤奋努力、不知疲倦的学习品质。
C.本诗与《示儿》都是陆游写给儿子的,两首诗歌旨在叮嘱儿子要重视学习,刻苦学习。
D.本诗的语言平实质朴,在浅显的语言中彰显深刻的道理和独到的见解,耐人深思。
10、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说说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哪些。(3分)
答案:
6、①充满 ②询问 ③周到 ④借7、B 例句表转折。 A.表顺承。 B.表转折。 C.表修饰。 D.表并列。8、①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②匡衡就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9、C 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10、甲文宋濂跑到百里外向老师学习,译文匡衡凿壁偷光,丙诗提倡少壮努力,可知,获取知识要勤奋苦学,要善于发问。参考译文乙: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同乡有个大户叫做文不识,家中富裕,有很多书。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主人对匡衡的举动感到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文不识感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他。最终(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