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而选文,完成7-10题。(14分)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t、、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愿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宽、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选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伏惟皇帝陛下,有恭俭之德,有聪明睿智之才,有仁民爱物之意。然享国日久①矣,此诚当恻怛②忧天下,而以晋、梁、唐三帝③为戒之时。以臣所见方今朝廷之位未可谓能得贤才;政事所施,未可谓能合法度。官乱于上,民贫于下,风俗日以薄,财力日以困穷。而陛下高居深拱④,未尝有询考讲求之意。此臣所以窃为陛下计、而不能无慨然者也。
夫因循苟且,逸豫⑤而无为,可以侥幸一时,而不可以旷日持久。
(节选自宋・王安石《上时政疏》)
[注释]①享国日久:在位时间很久。其时,宋仁宗已在位四十年(1022-1061)。②恻怛 (cè dá):忧伤,悲痛。③晋、梁、唐三帝:指晋武帝司马炎、梁武帝萧衍以及唐玄宗李隆基。此三帝都使国家由清平、强盛逐渐走向败亡。④深拱:本指帝王敛手安居,无为而治。这里指皇帝深居宫中。⑤逸豫:安逸享乐。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愚以为宫中之事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B.先帝称之曰能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鱼我所欲也》)
C.此诚当恻怛忧天下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D. 财力日以困穷 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
8、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此皆良实,志虑忠纯。(2分)
(2)此臣所以窃为陛下计,而不能无慨然者也。(3分)
9.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以臣所见方今朝廷之位未可谓能得贤才
10、甲文提及先帝“叹息痛恨于桓、灵”,乙文提及“晋、梁、唐三帝”,分别体现了两文作者怎样的目的? (4分)
答案:
7C
8、(1)(2分)这都是些品德良善诚实、情志意念忠贞纯正的人。(“良实”“志虑”各1分,句意不通顺扣1分)
(2)(3分)这就是我为陛下计议(谋划而不能不发慨叹的原因。(“所以”“计”“慨然”各1分,句意不通顺扣1分)
9、以臣所见/方今朝廷之位/未可谓能得贤才(断对1处得1分)
10、甲文: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2分);乙文:以三帝为前车之鉴,警示皇帝要有长远之计,不能贪图服前的安逸(2分)。
[参考译文)
皇帝陛下有谦恭节俭的美德,有聪明睿智的才能,有善待百姓珍爱万物的心意。而且,(陛下)在位时间很长了,此时确实是应该为天下担忧,把晋、梁、唐的三位帝王作为借鉴的时候了。根据我的观察,现在朝廷中担任官职的人,还不能说任用了贤才,实施的政令措施,也不能说是合乎法度。官员在上胡作非为,底层的百姓日渐贫困,社会风气一天天地淡薄,国家财力一天天地匮乏,而陛下住在深宫之中,未曾有咨询考察讲求法度的意思。这就是我为陛下计议(谋划)而不能不发慨叹的原因。因循守旧而苟且偷生,贪图安逸而无所作为,可以侥幸一时,却不能保持天长日久。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