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业
①不知书,忠烈武勇,有智谋,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苦。代②北苦寒,人多服毡�Y③,业但挟纩④,露坐治军事,傍不设火,侍者殆⑤僵仆,而业怡然无寒色。为政简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众皆感泣不肯去。
(节选自《宋史・杨业传》)
注释:①业:杨业,又名继业,山西太原人,宋代著名的将领。②代:州名,治所在今山西代县。③毡�Y(jì):毛织品。④纩(kuàng):丝棉絮。⑤殆:几乎。
9.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忠烈武勇,有智
谋 谋:谋略
B. 人多
服毡�Y 服:名词作动词,穿
C. 业
但挟纩 但:但是
D. 众皆感泣不肯
去 去:离开
10.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
11. 战败之际,众士兵不肯离开杨业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选文概括。
【答案】
9. C
10. 你们都有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儿女,同我一起死在这里没有什么好处。你们可以突围而逃,回去报告天子。
11. 杨业训练作战时,与士兵同甘共苦;在代北苦寒之地,他作为统帅关爱士卒,让士兵穿毛制品 衣物,自己只是披着绵制的衣物,忍受严寒艰苦,“怡然无寒色”,对待部下多有恩惠;朔州战败时,他体恤士卒多有家眷,让大家先离开,自己坚守以身殉国。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
C. 加点词解释有误。“业但挟纩”句意:杨业只披着丝棉絮(做的棉衣)。但:只。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词达句顺。注意句中重点字词“汝等(你们),妻子(妻子和儿女),俱(一起,全),无(没有),益(益处,好处),走(跑),还(回去)”要理解正确。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
结合“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苦”可知,杨业练习攻战,能与士兵同甘共苦;
结合“代北苦寒,人多服毡�Y,业但挟纩,露坐治军事,傍不设火”“为政简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可知,在代北苦寒之地,杨业作为统帅关爱士卒,让士兵穿毛制品的衣物,自己只是披着绵制的衣物,忍受严寒艰苦,“怡然无寒色”;他处理政务简约平易,对待部下多有恩惠,所以士兵们乐于为他效力;
结合“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可知,朔州战败后,杨业体恤属士卒多有家眷,让他们突围出去不要与他一起死在战场。故战败之际,众士兵不肯离开杨业。
参考译文:
杨业没有读过书,但忠诚刚烈,英武勇猛,富于智谋,练习攻战,能与士兵同甘共苦。代州以北天寒地冷,人们大多穿上了毛织物,而杨业只披着丝棉絮(做的棉衣),坐在露天下处理军务,身旁不摆火炉。侍卫冻得差不多要倒扑在地上,而杨业却怡然自乐,毫不怕冷。他处理政务简约平易,对待部下多有恩惠,所以士卒乐于为他效力。朔州战败时,部下还剩一百多人,杨业对他们说:“你们都有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儿女,同我一起死在这里没有什么好处。你们可以突围而跑,回去报告天子。”大家都感动得热泪直流,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