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运用(2022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题)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1、班级开展了主题为“品绿水青山,抒豪情壮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0分)

品绿水青山

①那拉提草原,冰雪逐渐消融,山谷xiá长,山清水秀,一幢幢特色民居若隐若现。一朵朵野百合,在高山雪地的映衬下,迎着微凉的春风轻轻摇曳,舞姿婷婷袅袅,那纤细的腰肢,柔弱而坚强。

②伊犁杏花沟,______的山谷里,野杏林______。山谷的青翠与杏花的粉黛______,粉红缀枝,香风漫漫。这些杏花铺天盖地而来,仿佛为草原铺上了一层花毯。杏花暖香袭人,在浅红之上施了一层薄薄的胭脂,宛如姑娘的笑靥。那是春天的语言,是生命的zhàn放。

③春光易逝,花开有时,但若因此以为新疆的花季是短暂的,那就大错特错了。____气候变化多样,新疆的花由南到北次第开放,从天山南麓依次往北看,几个月都会在花海中徜徉。

④湛蓝天宇,雄鹰展翅,大美新疆,陌上花正开。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分)

xiá长      zhàn放

(2)给文中加点的汉字注音。(2分)

细       新


(3)给第①段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1分)

赏经典语言

(4)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上文第②段空缺处,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   (1分)

A.恬静   疏密相间  相映成趣

B.幽静   随处可见   相映成画

C.安静  参差披拂  争先恐后

D.寂静  井然有序  遥相呼应

(5)在上文第③段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使该句语意连贯完整。(1分)

抒豪情壮志

(6)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小明同学有感而发,写了一副对联,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请你为其补出下联。(1分)

上联:陌上杏花暖

下联:                         

(7)请你为保护绿水青山写条标语。(2分)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等。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相等,每句五字或七字,简称五律或七律,例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就是七律。

D.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在人间》等。

3、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这就是我可爱的家乡。

②夜晚来临,月光如水。

③夏日清晨,薄雾轻笼,山色空�鳌�

④大伙都会搬着竹椅子、木凳子、草席子,聚集起来乘凉。

⑤葫芦峪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⑥傍晚时分,霞飞漫天,炊烟袅袅。

A③①⑥②④⑤   B③⑥④⑤②①   C①③⑥④⑤②   D⑤③⑥②④①

4、班级组织“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完成阅读卡。(3分)

名著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问题
《简•爱》
关注人物
我不是只鸟儿,也没有落进罗网。我是个自由自在的人,有我的独立意志,我现在就运用它,决心要离开你。
我不是只鸟儿,也没有落进罗网。分析所给语段中我是个自由自在的人,有我的独立意志,“我”的人物性格:(1)     
《红星照耀中国》
关注情节
红军从金沙江迅速北移到四川境内→刘伯承与彝族部落歃血为盟→先锋队强渡安顺场→(2)     →强渡大渡河取得胜利。
请将(2)处情节补充完整。
《儒林外史》
关注语言
他也收拾行李来到京师见李给谏,给谏大喜;问着他又补了廪,以优行贡人太学,益发喜极。
赏析所给语段的讽刺手法:(3)     

5、毕业前夕,班级召开了“面向未来”主题班会。请你引用所学的古代诗文,完成班主任老师的毕业寄语。(每空1分,8分)

相识犹在昨天,离别却又在即,但也不必太过伤感,因为“(1)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回首逝去的日子,我们相聚在这个班级,“博学而笃志,(2)“  
            ”(《论语》,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共同收获过成长的欢乐。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既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也意味着新征程的开始。“(3)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你们生逢一个顺风顺水的时代。将来,希望你们坚守“(4)
         ,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的正义人格;也希望你们心系百姓,拥有“(5)
        ,
          ”(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博大胸襟,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也无须气馁,要坚信“(6)
     ,
     ”(李白《行路难》)。最后,让我们一起逐花而行,赴一场山花的盛会,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6、漫步古诗苑,欣赏一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题稚川山水  [唐]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注:戴叔伦,唐代诗人,此诗作于作者宦游途中。
(1)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本诗的写景,着墨不多,颇似元人简笔写意山水,富有意趣。
B.艺术的灵感往往来自错觉,这首诗便是如此。如果按因果关系,行人在发现“隔水青山似故乡”之后,才有“无限秋风思”,三四句却予以倒置,颇具匠心。
C.诗人憩息于“松下茅亭”,放眼亭外,在水天背景上,那“汀沙云树”像在清水中洗浴过一样,给人以舒畅之感,一个“凉”字就传达了这种快感。
D.本诗通过对稚川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稚川山水的思念之情。
(2)请你把“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的画面描述出来。(3分)

答案:

1.(1)狭 绽  (2)xiān jiāng  (3)示例:那拉提草原的美景。  (4)B
(5)由于(因为)(6)示例:心中志向高(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A  3D
4、(1)自尊和自爱。
(2)三十位英雄“飞夺泸定桥”。
(3)运用刻画人物心理的细节描写,以辛辣的笔触讽刺了在科举制度下为追求功名人性发生扭曲和蜕变的知识分子。
5、(1)海内存知己  (2)切问而近思  (3)潮平两岸阔  (4)冰霜正惨凄
(5)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6)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6、(1)D
(2)在酷热的五月仲夏傍晚时分,憩息茅亭中,只感到清幽的凉意阵阵拂来,又怎不感到痛快。再纵目远眺,那江中汀洲的白沙,那云烟缭绕的绿树,都映照在苍茫暮色里。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午7:42
下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午7:4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