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窗《英雄》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题)

(四)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 17-21 题。(22分)

英 雄

绿 窗

①一棵树肯定是有骨头的。一棵树还小的时候,就懂得抓住春天,攥住一小滴水,占住 一个马蹄坑,像屎壳郎一样钻进一坨子牛粪,拱出温暖的殿堂,朝上要阳光,向下要水,制   造氧气和笑容给人类。

②我从未数过一棵树长过多少根骨头,但我知道,无论多么小,一棵树都要独立奋斗, 独自面对暗夜、风沙、干渴……而后长成大树或者死掉。

③最早来到荒原的树,已故去多年,而骨头不灭。它的躯干上刻写着不甘,记录着曾经 为存活做过的种种努力,给后来的树以经验和期待。

④第一棵站直的树苗,用第一根嫩绿的手指触摸荒原的脸,驱散荒原盛大的寂寞。肆虐 的沙粒被这棵树惊住。它要吹翻它几个跟头,让它弯腰,让它横折,让它退进黑暗里去。但   这棵树依旧活下来,以翡翠之手写着二字:承受。脚下,水珠来了,草籽长了。一小片绿意   宣布占山为王,荒原将俯首称臣。

⑤第一批站起来的树,要承受更多的孤单,抗击各种魔兽。它们有人呵护,但根下的事只能自己做。放弃很简单,让自己枯萎就是,但一棵树占据一个坑道,它就奔着活来的。像人,既然出生了,一辈子就为了生而奋斗。人会尽力活得好,树也会尽力,且超乎人的想象。   它在人认为不能生长的地方,果断地生长;在人认为活不下去的时候,顽强地抽枝发芽。

⑥每一棵树,都是一匹热血沸腾的马。
它脚踩得更深,头向着天空,嘶叫。 它在叫后面的小马,马们依次奔来,安营扎寨,磨砺本领。一匹老马叫不动了,后面的马儿都已茁壮,   叫声更烈,荒原沸腾。

⑦成为森林的树们懂得用眼神相互打气,它们在各自身旁,它们一起在生长,它们正在 往云端里撒野去。它们的脚下,沙粒止步,野草繁生,花朵、蘑菇和兔子先后到来。
一只鸟亮亮
 
地穿过林梢,一条小路热热地延伸,一排房屋暖暖地站立,理想在树顶飞翔。

⑧无路中开出路,没有树的地方植出了树。这是一首用生命写在大地上的绿色的史诗, 这首诗可以长作长留,不会终止。因为诗里有热血,造就可见可感、可歌可泣的英雄。

⑨每一个站在风沙面前的树都是英雄,而亲自栽下它们并扶正它们的更是英雄。他们彼 此为对方打下烙印,树身有人骨,人身有树风。

⑩英雄用挡不住的青春拿下了荒原。英雄,不以血汗计日子,那无法计量;英雄,不以 送过的太阳计日子,那同样无法计量。他们只以额头上的皱纹、骨节的粗糙、心的磨砺、绿   的延伸来计。他们扛铁锨,住窝棚,习惯寒冷,习惯风从四面伸出刀子,割的是肉,打的都   是骨。他们每天重复一系列动作,直到一棵棵树苗在风中挺立,直到青年变成老年。他们的灵魂已然化成矿物质和水分,回到树的血脉,在嶙峋的老干,在新长的枝头,徐徐呼吸。

⑪当荒原不再荒芜,而被称作森林,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柔美地洒在树梢,世间两种最高  贵的东西已经诞生,一个是骨头,一个是理想,二者缔造了荒原有史以来最光辉的岁月。

(选自散文集《被群鸟诱惑的春天》,有删改)

17.阅读全文,完成表格。(4 分)
树的身份
特征
最早来到荒原的树

                  
第一棵站直的树苗
有着嫩绿的手指,驱散荒原盛大的寂寞
第一批站起来的树
承受更多的孤单,抗击各种魔兽,尽力生长
 成为森林的树们

                   
 

18.第⑥段中,作者把每一棵树比作“一匹热血沸腾的马”。你认为画线句“它脚踩得更深, 头向着天空,嘶叫”,是它奔跑时的姿势,还是停止时的姿势? 结合文意简要分析。(4 分)

19.朗读第⑦段画线句,你想采用什么语气? 请选择并阐述理由。(4 分)

一只鸟亮亮地穿过林梢,一条小路热热地延伸,一排房屋暖暖地站立,理想在树顶飞翔。

A. 慷慨激昂 B. 欢快热烈

我选择 
                     ,理由:
                     

20 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本文标题《英雄》内涵的理解。(4 分)

21.班级准备开展专题探究活动。请参照专题探究一,自选探究角度,完成专题探究二的方 案设计。(6 分)

 
 
专题探究一
专题探究二
阅读内容
《猫》《动物笑谈》《大雁归来》
《一棵小桃树》《白杨礼赞》《英雄》
 
探究专题
人与动物如何相处
 
 
设计理由
这三篇文章表达了对人与动物如何相处的关注。阅读这些文章,可以增进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
和反思,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

 
 

 

答案:

17.①故去多年,而骨头不灭,躯干上刻写着不甘 ②互相打气,一起生长,伸向云端(每处2分)

18.示例:应该是奔跑时的姿势。(1分)第⑥段将树比作“热血沸腾的马”,“脚踩得更深”是指树不断向下扎根,“头向着天空”是指树奋力向上伸展,树的“嘶叫”正是它对抗荒原.积极进取的表现。整段话以马喻树,化静为动,从而抒发作者对每一棵顽强生长的树的赞美之情,表达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分)

19.B.欢快热烈(1分)理由:①这一句描述了树们成为森林后的景象,包括自然环境改善。生活变得温馨,这些都是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②用欢快热烈的语气朗读,可以更好地传达出这一句所蕴含的希望与活力,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③体现全文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和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树和英雄精神所带来的美好前景。(每点1分)

“飞翔”,整个过程充满了从逆境中奋起、不断向上的精神。因此,全文的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充满了希望和活力。20.“英雄”本义是指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他们往往无私忘我,不辞艰险,勇于面对挑战,展现出令人敬佩的精神风貌。(1 分)“英雄”在本文中指的是各种身份的树和植树造林的拓荒者,(1 分)包含了坚韧、承受、引领、理想和奉献等品质。(1 分)本文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展现了英雄在逆境中奋斗、在挑战中前行、在理想中奉献的崇高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树的敬佩,对英雄的敬佩。(1 分)

21.示例:①如何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2 分)  ②这三篇文章描写的内容都涉及“树”,并都通过描写、赞美“树”来赞美人,抒发情感。阅读这些文章,可以通过找到物象与所要抒   发的情志之间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去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4 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10:00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10: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