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湖底》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湖底
阿城
后半夜,人来叫,知青们都起了。
摸摸索索,正找不着裤子,有人开了灯,晃得不行。浑身刺痒,就横着竖着斜着挠,都挠,咔哧咔哧的。说,你说今儿打得着吗?打得着,那鱼海了去了。听说有这么长。可不,晾干了还有三斤呢。闹好了,每人能分小二百,吃去吧。
人又来催。门一开,凉得紧,都叫,关上关上!快点儿快点儿,人家司机不等。这就来,也得叫人穿上裤子呀!穿什么裤子,光着吧,到那儿也是脱,怎么也是脱。
不但裤子穿上了,什么都得穿上,大板儿皮袄一裹,一个一个地出去,好像羊竖着走。
凉气一下就麻了头皮,捂上帽子,只剩一张脸没有知觉。一吸气,肺头子冰得疼。真冷。玩儿命啊。吃点子鱼,你看这罪受的。
都说着,都上了车。车发动着,呼的一下蹿出去,都摔在网上了,都笑,都骂,都不起来,说,躺着吧。
草原冻得黑黑的,天也黑得冷,没有一个星星不哆嗦。就不看星星,省得心里冷。
骑马走着挺平的道儿,车却跑得上上下下。都忍着说,颠着暖和。天却总也不亮,都问,快到了吧?别是迷了。
车也不说一声儿,一下停住。都滚到前头去了。互相推着起来,都四面望,都说,哪儿哪?怎么瞅不见呀?车大灯亮了,都叫起来,那不是!
草原不知怎么就和水接上了。灯柱子里有雾气,瞅不远。都在车上抓渔网,胡乱往下扔。扔了半天,扔完了。都往下跳,一着地,嗬,脚腕没知觉,跺,都跺,响成一片。    
车转了个向,灯照着网。都择,择成一长条,三十多米,一头拴在车头右边。刚还黑着,一下就能看见了,都抬头,天麻麻亮。都说,刚才还黑着呢。
先拢起一堆火。都伸出手,手心翻手背,攥起来搓,再伸出去,手背翻手心,摸摸脸,鼻头没知觉。都瞅水。
说是湖,真大,没边儿。湖面比天亮着几成。怪了,还没结冰。都说,该结了,怎么还没结呢?早呢,白天还暖和呢,就是晚上结了,白天也得化。这才刚立秋。刚立秋就这么冷。后半夜冷。关外不比关里。北京?北京立秋还下水游泳呢!霜冻差不多了,霜冻也没这疙冷。
酒拿出来了,说,都喝。喝热了,下水。火不能烤了,再烤一会儿离不了,谁也不愿下了,别烤了,别烤了。都离开了,酒传着喝。
天一截比一截亮。湖纹丝不动。
都甩了大羊皮袄,缩头缩脑地解袄扣子。绒衫不脱,脱裤子。都赶紧用手搓屁股,搓大腿,搓腿肚子,咔哧咔哧的。
搓热了,搓麻了,手都搓烫了,指尖还冰凉。都佝着腰,一人提一截网,一长串儿,往水里走。
都嚷,这水真烫啊!要不,鱼冻不死呢,敢情水里暖和。你说人也是,咋不学学鱼呢?嘿,人要学了鱼,赶明儿可就是,鱼打人了。把人网上来,开膛,燧毛,抹上盐,晾干了,男人女人堆一块儿,鱼穿着袄,喝着酒,一筷子一筷子,吃,有熏人,有蒸人,有红烧人,有人汤。
都笑着,都哆嗦着,渐渐往深里走。水一圈儿一圈儿顺腿凉上来。最凉是小肚子,一到这儿,都吆喝。
水是真清。水底灰黄灰黄的。脚碰到了,都嚷,嘿,踩着了!别嚷别嚷,鱼一会儿跑了。
网头开始往回兜,围了一大片,人渐渐又走高了,水一点一点浅下去,水顺着腿往下流,屁股上闪亮闪亮的。都叫,快!快!冻得老子顶不住了!
天已大亮,网两头都拴在车头后面。司机说,好了没有?都说,好了好了,就看你的了!
半天没动静。司机一推门,跳下来,骂,妈的,冻上了,这下可毁了!都光着屁股问,拿火烤烤吧?
司机不说话,拿出摇把摇。还是不行,就直起腰来擦一下头。都在心里说,嘿,这小子还出汗了。    
司机的胳膊停在脑门上,不动,呆呆的。
都奇怪了。心里猛的一下,都回过头去。
一疙瘩红炭,远远的,无声无息,一蹿,大了一点儿。屁股上都有了感觉。那红炭又一蹿,又大了一点,天上渗出血来。都噤声不得,心跳得咚咚的,都互相听得见,都说不出。
还站在水里的都一哆嗦,喉咙里乱动。听见那怪怪的声音,岸上的都向水里跑。
湖水颤动起来,让人眼晕,呆呆地看着水底。灰黄色裂开亿万条缝,向水面升上来。
都是鱼。(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一个地出去,好像羊竖着走”,突出了知青们穿着皮袄鱼贯而出的样子。
B.“吃点子鱼,你看这罪受的”,以叙述人的评价表现知青“玩命”的行为。
C.“草原不知怎么就和水接上了”,表现知青们得知到达捕鱼之湖时豁然的感觉。
D.“一疙瘩红炭”是上文“先拢起”的“一堆火”随时间推移而燃烧变化的结果。
7.下列选项对小说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选取知青生活的一个横截面,以时间为序展开内容,行文思路清晰。
B.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意在塑造集体群像,所以虚化了所有的个体形象。
C.从半夜的“凉气”,写到湖水“凉上来”,再到车“冻上了”,“冷”意贯穿全文。
D.文章以判断句结尾,高潮时戛然而止,表面平淡,实则蕴含着振奋和欣喜之情。
8.全文用了许多“都”来修饰表行为的谓语动词,请把作者的写作意图加以梳理概括。(4分)
 
9.汪曾祺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请从语言运用上给划线语段的短句作点评。(要求选择三个不同角度,每个角度不超过40字;可参考示例。6分)
示例:运用字数的参差变化,在情感的快慢中,拨动叙述的节奏,富有节奏感。

 

 

答案:

6.D(D.红炭指“太阳”,与“火”无关系。)
7.B(B.“虚化所有的个体形象”错误,司机是个体人物。)
8.①“都”,有突出知青们捕鱼过程中抵御寒冷的辛苦、勇敢无畏的坚忍;②“都”,有表现知青们听从统一安排、不拘小节,互相配合、互相安慰的精神;③“都”体现了知青们的共同动作、言语、心理,以此强调那一代人的集体共性和思想共性;④暗示作者对独立人性的呼唤。(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各1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9.答案示例:
①在“啊、呢、嘿”等语气的转换及拟声的转折中,别有一番情绪波动的滋味。
②重动词,如“开膛,煺毛,抹上盐,喝,吃”在连动中给人粗犷的力量之美。
③口语化,通俗简明,具有朴实之美;口语化,随意灵活,给人举重若轻之感。
④句式参差中有整齐,比如四个“有”的排比,读来有不可阻挡的气势。
⑤短句叙述的内容之间没有严密性和逻辑性,反而营造一种生动的非理性的文学效果。
(评分标准:共6分,每一点评2分。这是道开放题,要求扣住语言运用来点评。观点合理或正确,1分;展开恰当,行文流畅,1分;若几个点角度相同或雷同,以一个角度处理。只评价情感内容,不涉及短句的语言运用,原则上不给分,打鼓励分不得超过2分。抄写示例,不给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16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