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回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回家
梁晓声
周秉昆从郑娟手中接过楠楠的骨灰盒,紧紧抱在胸前,泪如雨下。“楠楠,楠楠,爸的好儿子,爸没去接你……”他泣不成声。
周蓉朝周聪使了个眼色,周聪要从父亲手中接回骨灰盒。周秉昆不松手。周聪小声说:“爸,妈更需要你抱抱她。”秉昆这才松开了手。
周聪将骨灰盒轻放在靠墙的长方桌上时,秉昆已将郑娟抱在怀中了。郑娟的脸贴在周秉昆胸前,呜呜哭得像个孩子。周蓉周聪互相看看,都流下眼泪。
在楠楠遇害这件事上,郑娟的表现与秉昆相反。因为秉昆当时吐血昏过去,住院了,她表现得相当坚强,大大出乎朋友们的预料,也令周聪、周蓉特别敬佩。
“作为母亲,一个文化程度很低的中国母亲,我对儿子唯一的教育,就是希望他长大后是一个好人。如果他不是一个好人,那么不管他多么出人头地,都会让我伤心。现在,他用行动证明了我的希望没有落空。我有多么悲伤,同时就有多么欣慰……”郑娟在大学里为周楠举行的追思仪式上说。
周蓉、冬梅和周聪,他们都想为郑娟写好讲话稿,让她事先背下来。
郑娟问:“需要我说很多吗?”
亲人们说不用,又不是演讲,几句就行。如果她实在不想说什么,其他亲人也可以代替讲话。
郑娟说:“我想说,话多了我说不好,就几句话我还是说得来的。”周聪说:“妈,你如果想好了说什么,最好先说给我们听听。”郑娟却说:“不用,妈又不是小孩子。”
郑娟在台上讲话时,只流泪,没有哭,甚至都没抽泣一声。周蓉为她做翻译。她刚说了前两句,周蓉便猜到她接下来会怎么说。她的样子那么镇定,那么从容不迫,亲人们完全放心了。周蓉的英语口译水平是一流的,表现也无可挑剔。
参加追思仪式的师生们为她们鼓掌,那是不同寻常的,人们情不自禁地为她们的真诚破例了。
事后,有电视台和报社记者要采访。他们对周蓉郑娟姑嫂二人很有兴趣,两人中,一个是举止优雅、学养深厚的学者,而另一个是粗服乱头、笨拙淳朴的家庭主妇。他们认为很有新闻点,值得深度报道,但都被亲人们拒绝了。于是,竟有小报怀疑,除了母亲可能是真的,其余四位所谓亲人可能都是中国有关部门的人员冒充的。
美国就是美国,美国人对周楠母亲和亲人们的敬意完全是真实的,但他们对周楠舍身保护师生的赔偿却相当苛刻。周楠属于公派留学生,没有缴纳人身安全意外保险,学校不会为枪击事件受害者提供多少经济补偿,只会提供道义上的支持。对于枪击案件中的伤亡者,另有慈善基金伸出了援手,总算给了一些救济,但需要办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
当周蓉手持多份表格向郑娟说明情况时,郑娟平静地说:“咱们并不是来祈求同情和怜悯的,是不是?”
周蓉说:“那是,但你作为楠楠的母亲,有权利理直气壮地接受一笔……”她一时不知该用什么词,求助地看着嫂子冬梅。
冬梅也想不出更好的词,只能这么说:“弟妹,你别立即决定,今晚考虑考虑,明天早晨再告诉我们你的想法。”
郑娟说:“那我考虑考虑。我太累了,想一个人待会儿。”
周蓉们便都离开了她的房间,到了冬梅的房间。
周聪说:“姑,大娘,自从我和我妈都有了工作后,我妈就再没认为钱对我们家很重要。她对钱的认识一向有限,够花就知足,你们真得从长远方面引导引导她。”
周蓉说:“你先出去,我和你大娘商量一下。”周聪走出房间后,周蓉说:“对于钱,她是像周聪说的那样。”
冬梅也是个从小就没有金钱概念的人,她提醒说:“要不你再去给她讲讲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周蓉说:“看来有必要。”
她回到郑娟的房间,郑娟已躺在床上了。
周蓉坐在床边,绕了几个话题,开始谈到美元与人民币汇率。郑娟流下泪来,她说:“姐啊,你比我这个妈还强,你还在法国见着了楠楠一次。可我……楠楠发了重誓,他爸不出狱,他就不回国,他相信他爸。我那么多年以来,日盼夜盼,终于盼到他爸出狱的一天了,也终于盼到全家团圆的年头了,可见着的却是……我现在满脑子都是楠楠小时候的样子,不闭眼睛困得头痛,一闭眼睛楠楠就在我眼前,想跟我说话似的……姐啊,你跟我说的事,现在入不了我的脑子啊!”
听她那么一说,周蓉默默地退出了房间。
第二天早饭时,郑娟低垂着目光说:“姐,嫂子,我认真考虑过了……我是来接儿子回家的……楠楠这孩子的死,不能和钱沾一丁点儿关系。我敢肯定,秉昆也会是这么个态度。我们当父母的,如果花儿子用命换来的钱,那是种什么心情?再者呢,人家处处对咱们恭敬,拿咱们当高贵的人物一般接待,咱们五个人的来回机票吃住,已经花了人家不少钱,所以你们替我谢谢就是了。”
周蓉和冬梅互相看看,都没说什么,默默点头而已。于是,周蓉按郑娟的意见,在报上发了一则简短声明,结果引起了更多记者的采访请求。当记者们赶到周家人的住地时,他们已乘上了回国的班机……
(节选自《人世间》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年版,有删改)
文本二:
长篇小说《人世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的一个平民区为背景,以周志刚一家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从20世纪70年代写到21世纪初,小说刻画了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和奋斗历程,将其嵌入到中国社会50年来的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对外开放、国企改革、个体经营、棚户区改造等历史事件和发展进程中,既写了他们的磨难与困苦,更写了他们的尊严与荣光。
(摘编自中国作家网)
【注】文本一的标题为编者所加。周楠,公费留美学生,学成即将归国,却因为见义勇为而被人射杀;郑娟,周楠母亲;周秉坤,周楠养父;周聪,周楠弟弟;周蓉,周楠姑姑;郝冬梅,周楠伯母。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儿子能成为一个见义勇为的好人带给母亲的欣慰,以及自身的坚强,让郑娟在追思会上表现得镇定克制,赢得了亲人的敬佩。
B.追思仪式结束后,有电视台和报社记者想要采访,是因为他们怀疑除了母亲是真的,其余四位亲人可能都是假身份,这很有新闻点。
C.周聪希望周蓉和冬梅能从长远方面引导自己的母亲,一方面是出于他对郑娟为人处世的了解,更多是自身对金钱的欲望。
D.郑娟舍弃补偿金是因为她感受到了美国人民的热情和尊敬,觉得来回机票和吃住已经花费人家很多钱,不好意思再要了。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倒叙的方式,先写郑娟回国后的悲痛脆弱,后写其回国前的坚强镇定,制造了波澜,形成反差,增强了表现力。
B.小说运用对比、衬托的方式,写周家人在抚恤金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借此展现了人性的真实和丰富。
C.小说对主人公郑娟的刻画采用了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直接描写,突出了郑娟的善良和坚强。
D.小说中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准确传达出角色的思想情感,让读者更好地融入其中,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8.郑娟最后拒绝了金钱上的补偿,做出这样的选择在前文有多处铺垫,请找出相关内容。
9.文本二认为《人世间》“既写了他们的磨难与困苦,更写了他们的尊严与荣光”,结合文本一进行分析。

 

 

答案:

6.A 7.C    8.①郑娟在追思仪式上说:我对儿子的教育,就是希望他长大后是个好人;②当周蓉手持多份表格向郑娟说明情况时,郑娟表示不是来祈求同情和怜悯的;③借周聪之口铺垫,“我妈没认为钱对我们家很重要”;希望周蓉、冬梅能引导母亲;④借周蓉之口进一步强调郑娟对钱的漠视,“对于钱,她是像周聪说的那样”;⑤郑娟对周蓉说:你说的事,入不了我的脑子。    9.①周楠的遇害于亲人是生活的痛苦与磨难;②周楠的见义勇为于他自身和家庭是一种荣光;③郑娟在追思会上的克制,以及她因不愿接受他人怜悯而放弃抚恤金,体现了她的尊严。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这很有新闻点”错,认为有新闻点,是因周蓉郑娟姑嫂二人形象上有很大反差。
C.“更多是自身对金钱的欲望”错。周聪是出于他对郑娟为人处世的了解,也是出于对母亲未来生活的关心。
D.“觉得来回机票和吃住已经花费人家很多钱,不好意思再要了”错误。从小说中“姐,嫂子,我认真考虑过了……我是来接儿子回家的……楠楠这孩子的死,不能和钱沾一丁点儿关系。我敢肯定,秉昆也会是这么个态度。我们当父母的,如果花儿子用命换来的钱,那是种什么心情”可知,郑娟放弃补偿金除了这些原因外,最主要的是认为儿子的性命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故选A。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选文中对主人公郑娟的刻画采用了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直接描写”分析错误。对郑娟的刻画没有心理描写。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①“作为母亲,一个文化程度很低的中国母亲,我对儿子唯一的教育,就是希望他长大后是一个好人”,根据郑娟在追思仪式上的发言可知,郑娟对儿子的教育不是功利性的,很纯朴,就是希望他长大后是个好人,郑娟的发言为下文写她拒绝金钱上的补偿做铺垫;
②根据“当周蓉手持多份表格向郑娟说明情况时,郑娟平静地说:‘咱们并不是来祈求同情和怜悯的,是不是?”可知,郑娟自尊自爱,她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和怜悯,为下文写她拒绝金钱上的补偿做铺垫;;
③根据“周聪说:‘姑,大娘,自从我和我妈都有了工作后,我妈就再没认为钱对我们家很重要。她对钱的认识一向有限,够花就知足,你们真得从长远方面引导引导她。’”可知,作者借周聪之口为下文写郑娟最终拒绝金钱上的补偿做铺垫;
④根据“对于钱,她是像周聪说的那样。”可知,作者借周蓉之口再次强调郑娟是没有金钱概念的人,为下文写郑娟拒绝金钱补偿做铺垫;
⑤当周蓉转弯抹角地试图说服郑娟接受金钱补偿时,郑娟却说“一闭眼睛楠楠就在我眼前,想跟我说话似的……姐啊,你跟我说的事,现在入不了我的脑子啊!”,这表明郑娟除了对周楠的爱,别无私心杂念,这也能为下文写郑娟拒绝金钱上的补偿做铺垫。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及评论性语句的能力。
①根据文本一周秉昆抱着楠楠的骨灰盒泪如雨下,郑娟贴在周秉昆胸前,哭得像个孩子。“周蓉周聪互相看看,都流下眼泪”“秉昆当时吐血昏过去,住院了”可知,周楠遇害给家人带来了痛苦与磨难;
②根据郑娟在大学里为周楠举行的追思仪式上的讲话“他用行动证明了我的希望没有落空。我有多么悲伤,同时就有多么欣慰……”可知,见义勇为的周楠是母亲的骄傲,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对家庭来说是一种荣光。
③根据“郑娟在台上讲话时,只流泪,没有哭,甚至都没抽泣一声”可知,追悼会上郑娟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体现了她的坚强与尊严;根据“楠楠这孩子的死,不能和钱沾一丁点儿关系。我敢肯定,秉昆也会是这么个态度。我们当父母的,如果花儿子用命换来的钱,那是种什么心情?”,郑娟拒绝了金钱上的补偿,也体现了一位母亲的尊严。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19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