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最后一个货郎》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最后一个货郎
徐则臣
老张是个货郎,走乡串户少说也有二十年了。和别的货郎不同的是,他摇的不是拨浪鼓,而是拨浪锣,一个铁环中间拴住一面精致的小铜锣,多少年下来被敲得如同灿烂的黄金。如果说这些年家乡还是有些变化的话,之一便是一些乡间职业的垂危乃至消亡,比如货郎。我童年时期,街巷里每天都要走过好几个货郎,摇着鼓,敲着锣,推车的,挑担的,再后来是骑着自行车的。他们把针头线脑、铅笔小刀之类的小东西送到我们门前,填补生活中一些零碎的小缺憾。现在几乎绝迹了,母亲也说,除了老张,再也看不见货郎从村庄里经过了,都改行挣大钱了。
只有老张还坚持老本行,延续着货郎事业的唯一的香火。那时侯他还推着独轮车,车上也是铁丝网做成的货笼,糖果、梳子、方格子本子摆在底下,玩具、气泡和花线、头绳挂在铁网上。小孩子都喜欢他,一听小锣声就从屋子里、草堆后蜂拥而出,围着他的手推车转,嘴里的口水风发泉涌。为了诱惑我们掏出口袋里焐了很多天的贰分伍分的硬币,他支起小马扎坐在车子前不懈地摇着小锣。叮叮当当的锣声敲得我们心里痒得难受,那里面可都是好东西啊。在我十岁以前的见识里,老张的货笼就是包罗天下的百宝箱,是一个缤纷绚烂的天堂,他会出其不意地拿出一件我们从未见过的小玩具。
十几年前,我有一个缺乏玩具的童年。变形金刚之类的东西是在到了县城读高中时才听说,那会儿城里的孩子已经玩腻了,早不知把它丢到哪个角落里。我的玩具都来自树上和地下,树枝削成的刀枪和泥巴捏成的坦克。最奢侈的,就是老张独轮车里的掼雷和塑料小枪。掼雷现在大概已经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但那个时候每一颗掼雷响起时都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盛大的节日。我们向往鞭炮的雷鸣和惊响,可惜那东西只在过年时才能过上一把瘾,平时从不单卖。老张可以,他的掼雷可以散卖,不要点火,只需用力往地上猛地掼一下,火光之后迸出巨响和沙子,还有好闻的火药味久久不散。我们的零钱除了换来一些糖豆,其余的多半被摔到了地上,以享受一声声让我们惊叫狂欢的爆炸。
奢侈莫如塑料小枪。掌心大小,一根橡皮筋做牵引,可以装进砂子和黄豆作子弹。我们很长时间的奋斗目标就是那把塑料小枪,瘦弱单薄却要卖三毛钱。何其巨大的数目,我们的口袋离那把小枪远得让人绝望。可以捡玻璃卖,也可以割老鼠尾巴卖,老张提供了友好的提醒。遵照老张的指示,我们充满革命的热情去挣钱了。结果还算让人满意,我们捡到了玻璃,也捉到了老鼠,总算凑足了三毛钱。我期待老张的锣声早一点响起,常常在半夜里从床上坐起,迷迷怔怔就要往外跑,父母问我干什么,我说去买小枪,老张来了。
老张当然来了,可是塑料小枪卖光了。他免费送给我几个掼雷,答应过两天就去进货,一定给我留一个最好的,用黄豆作子弹也能射出十米以上。老张是否失约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十二岁那年我去了离家十里的镇上念中学时,我仍然没有一把自己的塑料小枪。我对它念念不忘,从一个同学手中高价买了一把。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美好,绿豆装进去都射不过十米,子弹在半路上就跌跌撞撞地落到了地上。
出门以后我回家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寒暑假里也会听到老张的锣声穿过巷子,但实在想不起有什么东西要买,就让他过去了。货郎渐渐少了,老张的锣声也跟着稀了,他有更多的地方要走。
读大学的一个暑假,我站在院门前发呆,听到了老张的锣声从后面的巷子向我家走过来。我对母亲说,老张来了,又说,现在老张越来越少了。母亲对我的说法颇感奇怪,什么叫老张越来越少,老张不是只有一个么。我恍然,这么多年的疑问终于有了答案。村庄里的人都叫他老张,我以为这“老张”就是对货郎的称呼。
他的年纪的确不小了,当他把多年前的独轮车推到我面前时,我的确应该以“老张”来尊他了。老张说,小东西,回来啦?我说回来了,老张,还有塑料小枪没有?老张笑了,满脸皱纹,牙都缺了两个,长年推车,车绊把肩都压弯了。早没那东西了,谁还玩那个?他说,都玩电动的了。他也知道现在的孩子都在玩电动手枪。我看了一下他的苍老的货笼,说实话,所有东西加起来大约也买不到一个电动手枪。
生意怎么样?我问老张,别人都不干了。
不干这干什么?他说,走了一辈子了,闲在家里就浑身难受,走到哪天算哪天,图个痛快。
已经没有多少人需要他的杂货了,孩子们也懒得围上去转圈子。如果说他们对老张还有一点兴趣,那也是受着锣声的吸引,没有小孩再像我们小时侯那样,迫切地需要一两颗糖豆来安慰贫乏的生活了,尽管他们也和我一样称他为“老张”。我看着老张弓腰推着独轮车,步履老迈而又缓慢,也许它们期望能在某一家门前停下来,但是所有人家的大门都紧闭,他们不需要他的商品。老张一路推着车子没有停下,没有停下的还有他的拨浪锣,孤独地响到巷子深处。
如今他把独轮车换成了三轮车。走不动了,还是不愿停下,三轮车对一个老人来说要安稳和省力得多。听说老张现在并不缺钱,儿孙辈的孩子送给他足以颐养天年的所需,老伴很早就去世了,孤身一人的日子应该比较好过。他不愿意,还是每天早出晚归,慢悠悠地骑着变成了他的双腿的三轮车,一整天都在摇着他的拨浪锣。他不想停下,他知道自己一生的道路该怎样走到头。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用较多的笔墨叙写有关掼雷和塑料小枪的故事,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我”童
年的纯真与快乐。
B.“我”对花高价买来的塑料小枪感到失望是因为时过境迁,中学时期的“我”已经没有童年的心境。
C.现在的孩子们不再围着货郎老张转,暗示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揭示了货郎消亡的重要原因。
D.老张苍老的货笼里没有现在孩子们玩的电动手枪,写出了老张在做生意方面因循守旧、不知变通。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总述货郎这一职业的变化与消亡,点出了老张的独特,为下文对老张的叙述
做铺垫。
B.“弓腰”“老迈”“缓慢”刻画出迫于生计、辛苦劳作的老张形象,寄寓“我”的怜
悯之情。
C.文本通过“我”的视角,勾连起了货郎老张的故事,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
特点。
D.本文是回忆性散文,在平和细腻的语言与有条不紊的叙事中,塑造了鲜活的货郎
形象。
8.文章频频出现“那时候”“十几年前”“如今”等标志时间的词句,产生了怎样的叙述
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
9.徐则臣在接受采访时说:“对个体来说,历史和时代只有进入他的日常细节以后才有意
义。”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案:
6.(3分)D(“因循守旧、不知变通”错误) 
7.(3分)B(“迫于生计”、“怜悯”错误)
8.(4分)①整体上回溯性地讲述故事,符合回忆性散文的特点,带来时间的纵深感;②具体事件按照童年、中学、大学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展现了时代的变化,有助于刻画老张的形象,表达文章的主题;③不同的时间带来叙事视角的转变,使叙述更为真实;④通过叙述时间的变化、回忆与现实相交织,产生时空交错的效果,使行文富于变化。(每点2分,答出两点得满分)
9.(6分)①货郎转行挣大钱反映时代变迁中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②我童年对老张充满期待,可现在的孩子们不再被老张吸引反映物质水平的变化;③我童年缺乏玩具与城里孩子玩腻了变形金刚形成对比,写出了城乡物质的差异;④老张对货郎职业的坚持体现了劳动人民质朴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但生活本质不变的思考。(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28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