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3分)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端,这里的百万亩林海堪称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阻挡着南侵的风沙,是护卫京津的生态屏障。这里是“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春天,群山抹绿,雪映杜鹃;夏天,百花烂漫,林海滴翠;秋天,赤橙黄绿,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__________________,三代育林人的青春与汗水抹去了(huāng mò)与森林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塞罕坝是一座书写人力奇迹的丰碑,铸刻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密码。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2分)
①(huāng mò)____________ ②逾越_____________
(2)在上面文段横线空缺处,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1分)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每空1分,共5分)
[甲]“蒹葭苍苍,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____________。”所写的是一些事物、一种情境,而所表现的却是一种情致。
[乙]李白的诗里有一种豪迈之气。他偏好那些宏大的、壮观的物象,如大鹏、
沧海、长风、雪山等,构成了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
[丙]雨中登香山,水秀山青,除了密林深处间或有小鸟啁啾声外,几乎是万簇俱寂。此时此地我心中溢满了诗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1)请在甲段文字空缺处填上相应的诗句。
(2)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可以使我们联想到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句子可以让我们联想到课文中陶渊明的名篇《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先生是修改文章的典范,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谈谈这些修改好在哪里。(每小题3分,共6分)
题号
|
原稿
|
改定稿
|
出处
|
(1)
|
在我一生之中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奖励的一个。
|
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
《藤野先生》
|
(2)
|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采腊梅花……
|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4、对联是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你所在的班级开展“寻找最美对联”的语文实践活动,一位同学抄录了一副对联:风调雨顺年年丰稔,国泰民安岁岁祥和。请你帮助同学解决下列问题。(共6分)
(1)班里有同学不认识上联中的“稔”子,你使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_画,查到这个字读“rěn”。(2分)
(2)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了“稔”字有三个义项,你认为该字在这副对联中的意思是(2分)( )
A.庄稼成熟 B.年 C.熟悉
(3)该同学在抄录这副对联时,没有抄录横批。结合对联内容,如果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选取一个四字词语作为这副对联的横批,你认为最恰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
1、(1)①荒漠 ②yú yuè
(2)银装素裹(其他意思对如“山河凝脂”“玉宇澄澈”“原野藏青”也可)
2、(1)白露为霜 宛在水中央 (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3)桃花源记
3、(1)将“在我一生之中认为我师的之中”改为“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删繁就简,语言变得简洁精炼;将“给我奖励”改为“给我鼓励”悉心斟酌,务求准确严密。
(2)将“但在那里也可以采腊梅花”改为“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添加具体动作,更加生动形象。
4、(1)禾 8(或:八)
(2)A
(3)政通人和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