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练习8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学校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准备: 明确活动主题
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在演讲中,他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1、请你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清华校训。(2分)
活动一: 探究自强不息的内涵
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是指一个人无论处境如何,都能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没有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许多崎岖坎坷。唐僧西天取经要遭遇九九八十一难,人生在世,遭遇到的磨难又何止八十一个?是在逆境中重生,还是在泥泞中倒下 ?就在于是否能做到“自强不息”这四个字。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人,一辈子都爬不起来。而一旦用畏惧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武装自己,那么生活上的困难, 工作上的压力,家庭中的烦恼, 精神上的愁闷,都不会真正击倒他们
2、文段里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有些同学没弄清楚,请你帮助他们判断其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处境”一词意即所处的环境,所以“处”在此读“chù”。
B.“付出”一词意即背负责任,所以“付出”应为“负出”。
C.“坎坷”一词中,“坷”应读“kě”。
D.“烦恼”一词中,“烦”应写成“繁”。
3、同学们想弄清文段最后一句中画线的“击倒”一词的意思,但没有找到对该词的相关解释,请你根据文段内容,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解释是(  )(2分)
【甲】被打倒在地上
【乙】精神被打败、打垮
【丙】搏击运动中对胜利的判定
4、加点的成语在文段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持之以恒     B.一帆风顺     C.自暴自弃     D.畏惧艰险
活动二: 讲述自强不息的故事
自强不息,是在失败中重振旗鼓,是在眼泪中绽放微笑,是在低谷时仰望天空。就好比 ①     代的 ②      (填人名)一样,呕心沥血推行的新政被毁,但是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依旧心忧天下苍生,为民请命。被贬期间,他依然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他一生经历诸多磨难,但始终自强不息。在西北任职时,他爱护士兵,治军有方,诚恳接纳各方归附羌民,西夏军队不敢轻易来犯;在主持庆历新政时,他澄清吏治、改革科举、整修武备、减免徭役、发展农业生产。新政实施短短几个月,就引发了之后的王安石变法,并且让宋朝当时的局面焕然一新。
5、文段中①②横线处应填: ①       ②         。 (2分)
6、文中画线语句表达欠妥,请你作出修改。(2 分)
活动三:学做自强不息的青年
7、请你结合下面诗句的内容,说说怎样才能做自强不息的青年。(2 分)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荀子《劝学》)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答案:

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C
3、乙
4D
5、①北宋(宋代)  ②范仲淹
6、新政实施短短几个月,就让宋朝当时的局面焕然一新,并且引发了之后的王安石变法。
7、【示例一】我们现在要趁年少,勤奋刻苦、努力学习,做自强不息的青年。
【示例二】我们要像李白一样生活中如果遇到挫折,要抱着乐观、豁达的态度,做生活的强者。
【示例三】我们要像竹子一样,顽强执着、不畏艰难,做自强不息的青年。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0日 下午4:23
下一篇 2025年2月20日 下午4: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