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对比阅读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
天下之肥也
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①也。
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②,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③,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
(节选自《礼记・礼运》)
【注释】①肥:强壮;富足。②相正:互相匡正。③考:考察交往。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选贤与能( ) (2)盗窃乱贼而不作( )
(3)肤革充盈( ) (4)大臣法( )
15.乙文画横线句未作断句,请仔细揣摩,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意思。
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
16.《桃花源记》中有“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描写。甲文中与此句意思类似的句子是:
17.阅读甲乙两文,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儒家描绘的“大同”“大顺”社会有何共同之处。
答案:
14. 同“举” 伤害 满 守法
15.父子感情坚定深厚,兄弟和睦,夫妻和顺,是家庭的富足。
16.男有分,女有归。
17.共同之处:①从甲文人人安居乐业,社会太平安定,乙文“天下之肥”,可知国家昌盛、百姓和乐;②从甲文“讲信修睦”,乙文“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可知社会和睦,讲究诚信;③从甲文“男有分,女有归”,人尽其力,物尽其用,乙文自天子至百姓等社会各阶层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可知人人各司其职。
参考译文:
【甲】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乙】四肢健全,肌肤丰满,这是一个人的身体强健。父子感情坚定深厚,兄弟和睦,夫妻和顺,是家庭的富足。大臣守法,小臣廉洁,百官各守其职而同心协力,君臣互相勉励匡正,这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富足安定。天子把道德当作车辆,把音乐当作驾车者,诸侯礼尚往来,大夫按照法度排列次序,士人根据信用互相考察,百姓根据睦邻的原则维持关系,这可以看作是整个天下的和平安定。这些(合在一起)就叫作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