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志《对奏的夜曲》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
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对奏的夜曲
张承志
你睡熟了。我又忆起人们对我的惊奇。
然而真正吃惊的是我。
为什么他们认定我会烦你、被你弄得混乱发疯、被你折磨得渐渐终止创造呢?我从中觉察出某种区别的滋味。你知道我心中悄然升起了一种对他们的感慨和冷淡。
同是人类,但人对于生命的理解太不一样了。而你的父亲是崇拜生命的:不用多说别的,仅仅因为一个生命真的千真万确是自己亲自创造的,这一点就比一切伟大的音乐、伟大的色彩更令人激动。我清晰地记着你降生后第八天,你刚出产院的第二夜我抱着你去看病。你轻如鸿毛,我捧着你时有生以来初次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绝对次要的。这是一种分界的、再生般的感受。你知道那以前和如今我最喜爱一个荷戟战士的形象,但在那一夜我才真正具有切肤的战士的感觉。正因为你在我手里如同一片羽毛,我才觉得自己力可拔山,万夫不敌。我捧着你透明玻璃般的八天生命走在夜的寒风里,我的宽肩和厚背遮住了北方的那个初冬。
在混淆于别人的岁月中,你像魔术师一样,在我们的眼前变大了。
①父亲的一切朋友都对你怀着一种深刻的好奇。你觉出了他们微笑的目光有些特殊。我原谅你那种时候的古怪和任性。但是真正感到新鲜的是我,真的,为什么呢,难道你从三岁就显示了什么魅力么?我满怀兴趣地对你仔细观察过。不,你仍然是一个普通平凡而爱笑的、长着两只黑黑眼睛的小姑娘。你快活地奔来跑去,嚼着字母饼干,把数不清的连环画扔得到处都是。    
②我后来懂了
是因为你改造了我,我的女儿。也许朋友们都发现我的神情、口吻、语音出现了变化。他们认为我变得柔和了也严峻了,他们发现我变得更坚决但满藏着一种说不透的宽容随和。他们企图弄清我如此信赖的新哲学是什么,因为他们一直在苦苦寻找。
也许真是如此。在这妈妈出远门的夜里,我凝视着你胖乎乎的可爱睡态,也陷在漫漫的沉思中。她远在地球彼侧的斯图加特学习,她要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你调皮地笑了:
③你梦见我的思索了吗?她只会牵肠挂肚。她不能想象,女儿在真正和父亲相依为命的日子里,一个男人会获得怎样神圣的启示和源源的勇力。
哪怕直面最艰辛的斗争,生命的活泼也能支持战士――这是多么简单朴素的事,这是多么撼人心灵的事啊。晓桦叔叔在滔滔谈着他生活中的烦恼的时候,你听见我说:你应当有个孩子。没有孩子的人生是残缺的。――你奇怪地眨着大眼睛望了我一眼,突然抓起你的米老鼠跑开了。而我却有些惶惑,我觉得我没有说清楚你对于我的意义。难道仅仅是这些吗,难道我得到的,只是一种完满吗?
不。深夜我轻轻穿上衣服。你睡熟时没有一丝声响。当我悄悄走向书桌前,我停住品味了一下这黑暗。我有一点留恋,我觉得这藏着你的黑暗像一道温暖的战壕。我走出了掩蔽,走向书桌时我真切地感到了空旷和严峻。我坐下来开亮台灯,我和刹那间泻下的雪亮对峙了一瞬。不,我毕竟是更强了,我想。我刷刷地写了起来,我看见字迹又在我的笔下流成了一条河。现在它不像北方那些太年轻的河流了,我写着,笔笔感到它的一种成熟、坚定和孤胆的雄壮。
你在不远的黑暗中无声地酣睡着。
你在时间这恒静的流逝中长成着你的生命。
我在宁寂中触碰到你对我神奇的佑护。
我放下笔。我沉默地感动了。
我和你有一个认真的理想――我不止一次地和你谈过,等你再稍稍长大一点,等你变成一个有寒暑假的小学生而不是个幼儿园大班的小姑娘,我要带着你出去看看你的世界。    
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有个叫乌珠穆沁的地方支着一座毡包。那毡包门前年年五月都为你拴上几头小山羊。那是我在二十年前生活的地方。你在出生之前,莲花嫂子说过这样一句话:“来这儿生吧!我养成个人再还给你!”她的话当时那样震动了你父亲的心,中篇小说《黑骏马》就因此而诞生了。我知道他们等你等得心焦,那些为你拴起的马驹、牛犊和羊羔都已经长得太大了。
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有个叫沙沟的村庄。你有一个和你父亲生死与共的马志文叔叔,你的照片贴在他家的土墙上,你的精神应当在那穷乡僻壤降临。当我把你领到那山村以后,你会懂得与父亲血脉与共、生死相依的农民怎样吃土豆,打浆水,扶犁吆牛,少年怎样在黄昏的暮色中背回巨大的柴捆。
④我要在那盘牛粪和树叶烧热的土炕上告诉你这个村庄的历史
等你长大些,长成一个十岁的少年而不是这种五岁的幼儿园小孩,我还要领你远走新疆。你熟识的艾力肯叔叔、迪木拉叔叔会把你拉到他们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的家里。你看见他们的阿姨时你会懂得什么叫美的姑娘。你整天都听见音乐像风在你耳边吹拂,你会看见天山――那世界上最美的蓝松白雪山脉。
长大吧,别担心你不会说蒙语和哈语,别怕那里太远你不熟悉。你可以对你的父亲坚信不疑。我们这个小小的计划和理想,已经一步步朝你走近了,你知道我们一定会使理想实现。
你睡着。这一切是多么庄严。你宁静的小生命在父亲身边唤出了罕有的圣洁。酣甜地睡吧,饱饱地吃吧,纵情地玩吧,健康地活吧,我的女儿。等到你也能像父亲一样,在一盏深夜的灯下思索往事时,你一定会感动:
生命,是多么饱含意义啊。
(选自《张承志散文》,有删节)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段,营造出一种宁静、温馨的氛围,为全文定下了柔和平静的基调,又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B.抱着刚出生的女儿到医院看病,让父亲第一次真正体验到像一位战士,感觉到了自己身上万夫不敌、力可拔山的能力。
C.父亲把书桌前藏着女儿的黑暗当成一道温暖的战壕,旨在凸显与女儿并肩作战时迸发的成熟、坚定、孤胆雄壮的力量。
D.父亲所设想的自己带着女儿去看世界的理想,既充满了对女儿未来成长的期待,也有对自己年轻时光的美好追忆。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子①借助“父亲的朋友”对女儿好奇的态度,从侧面烘托出女儿的可爱和神奇。
B.句子②是一个过渡句,它既承接了朋友对父亲变化的好奇,又引出了女儿的作用。
C.句子③以问句形式,旨在表达父亲与女儿相伴中所获得的神圣启示和勇力的感慨。
D.句子④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用那些不堪回首的记忆激励女儿铭记历史负重前行。
8.“生命,是多么饱含意义啊”,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生命的多重意义。(5分)
9.假如你是文中的女儿,18岁的你正在高考考场里构思一篇题为“我的世界因你而精彩”的作文。请你结合文中父亲带你游历时的经历,提炼出这篇作文三种不同的人生感悟。(6分)

 

 

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
16
分)
6.C(“迸发的成熟、坚定、孤胆雄壮的力量”是在走出“温暖的战壕”后,“把书桌前藏着女儿的黑暗当成一道温暖的战壕”重在突出女儿给作者带来的力量和神奇的佑护)
7.D(“不堪回首的记忆”错)
8.①创造性:作者通过描述自己成为父亲的经历,感受到生命的诞生是一种再生般的体验,凸显诞生新生命的神奇。②可塑性:女儿的出现改变了作者,这种变化展示了生命对他人产生的深远影响。③挑战性:在与女儿相依为命的日子里,即使面对最艰辛的斗争,也能从生命的活泼中汲取力量。④成长性:作者期待带着女儿去看世界,这种期待体现了生命不断成长、探索和丰富自我的过程。⑤传承性:作者通过想带女儿回到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将自己的历史和经历传递给她,体现了生命的传承和延续。(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4分,答出三点5分,共5分)    
9.示例:①草原之行,我领略了自然的壮丽,因为父亲我初识了生命的广阔与自然的神奇。②黄土高原的游历,我体验了农民的艰辛与坚韧,因为父亲我懂得了生活的真实与劳动的价值。③新疆之旅,我感受了多元文化的魅力,因为父亲我发现了世界的多彩与人类的和谐共生。(每答出1点给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评分说明:结合作品的三次游历合理答出“我的世界因你而精彩”的不同感悟旨向,每答出一点给2分,三点感悟必须源于三则材料;感悟不是出自材料不得分,感悟中不体现“你”(父亲)的决定作用、不体现“我”(女儿)的世界的精彩不得分;感悟点重复的合并成一点给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9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