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现代文阅读
小店除夕
①
肖复兴
①去年夏天,我们社区里新开了一家小店,主要卖蔬菜水果,兼卖米面油盐。小店虽小,也算是五脏俱全,方便了社区人家。己亥年除夕,小店还在开着,要开到下午,专门等着那些工作忙碌晚回家的人,可以到这里买他们需要的东西,尤其是过年包饺子的韭菜。
②小店虽然只开了小半年,但天天往来,已经和大家很熟悉,成为街里街坊一般亲切。人们早已经看得门儿清,是从河北乡间来北京打工的一家子经营这个小店。父亲和母亲整理果菜,不时地清扫一些挑剔的顾客随手掰下的菜叶,儿子开一辆面包车负责进货,儿媳妇在电子秤前结账收银。沙场点兵,倒也各在其位,一家人忙忙碌碌,脚不拾闲,把小店弄得井井有条,红红火火。
③父母和儿子都是扎嘴的葫芦――不大爱说话,儿媳妇爱说,嘴也甜,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叫得很亲,人们都爱到小店里买东西,省了走路到外面的超市去,像是又回到过去住胡同的时候,胡同里的副食店(过去我们管这样的小店叫作油盐店),虽然没有现代超市那样繁华,却绝对没有假货过期货或缺斤少两。如果忘记带钱或者带的钱不够,完全可以下次再补上。如果是老人,买的东西多,儿子会主动上来帮你扛回家。如果你生病了,下不了楼,出不了门,只要你和小店扫下了微信,在微信告诉一声,他们可以送货上门。小店成了大家的菜园果园后花园和开心乐园。
④除夕这一天,小店开到了下午,然后,他们全家坐上儿子开的那辆面包车,回家过年。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只要不耽误除夕夜的饺子和鞭炮就行!儿媳妇笑吟吟地对来到小店里的客人,一遍又一遍重复说着,脸上一遍又一遍绽放出甜美的笑容。
⑤有人给小店送来福字和剪有卡通猪的窗花,这一家子都贴在了小店的窗户和房门上。人们说,是让你们带回家过年贴的。儿媳妇笑着说:现在就是过年了,贴在这里,我们不在,也显得喜兴,让它们替我们看店!
⑥下午两点多了。小店里剩下的货物还有不少,特别是水果,香蕉、苹果、梨、橙子,还有新鲜的草莓和刚进不两天的阳桃。如果卖不出去,他们又带不走这么多,这一走,得过了正月十五才回来,全都得烂在这里。儿媳妇还在一直笑吟吟地结账收银,和街坊说着过年的话,爹妈的脸色有些发沉,心里一定担心这么多卖不出去的水果,都砸在手里可怎么办!
⑦吃过午饭休息过后的街坊们,专程到小店里买东西的不多,路过这里的不少,一看小店还开着门,这一家子还没有回家过年,都走进小店,好奇,也关心地看看,问问。自从社区里有了这家小店,这里人来人往,进进出出,热闹得很,也让人们亲近得很。以前买个菜买个水果,就是买瓶酱油,也都得跑老远去超市,超市很大,进去了,就淹没在人海里,谁和谁都不认识。有了这家小店,人们出家门抬脚就到,进来都是街坊,相互搭个话,越来越熟悉,越说话越多,小店成了大家的一个公共客厅,买了菜,买了水果,买了酱油醋糖,还交流了好多信息,说了好多家长里短的亲切的话。
⑧儿媳妇见这么多人进来,高声叫喊着:“所有的东西都半价处理了呀!”街坊们都明白了,油盐酱醋糖,一瓶子一瓶子,一袋子一袋子,放在这里没问题,这些蔬菜和水果,必须得都卖出去,要不就损失了啊,那都是钱,都是这一家子的辛苦的血汗呀。于是,不管需要不需要,进来的人,每个人手里都从货架上取下点儿东西,不一会儿,儿媳妇的电子秤前,居然排起了长队。儿媳妇把东西上秤称好,打出小票,递给人们,不忘说句:“阿姨,您看看,小票上是不是打上了半价,要不是,您告诉我一声。”人们说:“不是半价,我们也会买的!”还有人对儿媳妇说:“待会儿回家,我会告诉街坊,让大家都来,你放心,这点儿东西都能卖出去!”
⑨我站在队后,听着这些话,心里很感动。在这座陌生的社区里,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亲切而贴心的话。普通百姓之间的良善,是温暖彼此最美好的慰藉。过去的一年,哪怕有再多的不如意和委屈,这一刻,也都随风而去。一年四季,有这样的一个年要过,真的很好,值得期待。
⑩四点左右的时候,我专门到小店门口,货物真的都卖出去了。这一家正在打扫房子,然后锁上门窗,看见了我,向我挥挥手,鱼贯般挤进面包车。面包车鸣响一声喇叭,扬长而去。望着车远去,西天正落日熔金。
【注释】①选自《正是橙黄橘绿时》。
7. 作者在描写小店一家时未出现的生活场景是 ( )
A. 父母整理果蔬,清扫菜叶,脚不拾闲。
B. 店主张贴福字,张贴窗花,十分喜庆。
C. 小店人来人往,讨价还价,生意兴隆。
D. 全家打扫房子,锁上门窗,挥手告别。
8. 文学作品中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塑造人物形象。下列对小店一家人的语言描写,最不可能出现的一项是 ( )
A. 顾客提出送货上门时,儿子:“放心吧!保证按时给您送到。”
B. 看着堆积如山的果蔬,父母:“怎么办?烂在这里多可惜呀!”
C. 顾客说小票未打半价,儿媳:“着啥急?这儿不是太忙了吗?”
D. 顾客购物后遇见街坊,顾客:“赶紧吧!小店打折超级划算。”
9. 本文主要叙述了小店除夕卖货的故事。有人认为第⑦自然段叙述内容是多余的,建议删掉。你是否赞同?请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10. 文学作品往往把表达的内涵蕴藏在环境描写中。文章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虽然简短,却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它的深意。
答案:
【答案】7. C 8. C
9. 不能删。因为第7自然段不仅写出了人们比起超市更喜爱小店的原因,从侧面表现了邻里间的和谐,还为下文邻居帮助小店一家清货做铺垫。
10. 文章结尾处的环境描写不仅故事结束的时间,还写出了小店一家人离开时,天边的太阳缓缓落下,将天空染成一片金色;烘托出温馨和谐的氛围;暗示小店中邻里相处的情谊也像金子般璀璨;表达出作者对普通百姓之间良善的赞美。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结合第⑧段“儿媳妇把东西上秤称好,打出小票,递给人们,不忘说句:‘阿姨,您看看,小票上是不是打上了半价,要不是,您告诉我一声。’人们说:‘不是半价,我们也会买的’”,可知并没有出现“讨价还价”的场景;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C.有误,结合第⑧段“儿媳妇把东西上秤称好,打出小票,递给人们,不忘说句:‘阿姨,您看看,小票上是不是打上了半价,要不是,您告诉我一声’”,可知儿媳待人热情,嘴也甜且总是笑,为顾客着想,不可能对说小票未打半价的顾客说出“着啥急?这儿不是太忙了吗”的话;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作用。
第⑦自然段“这里人来人往,进进出出,热闹得很,也让人们亲近得很”“超市很大,进去了,就淹没在人海里,谁和谁都不认识”“有了这家小店,人们出家门抬脚就到,进来都是街坊,相互搭个话,越来越熟悉,越说话越多,小店成了大家的一个公共客厅,买了菜,买了水果,买了酱油醋糖,还交流了好多信息,说了好多家长里短的亲切的话”写出了人们比起超市更喜爱小店的原因,从侧面表现了邻里间的和谐,联系下文“儿媳妇见这么多人进来,高声叫喊着:“所有的东西都半价处理了呀!”可知此段为下文邻居帮助小店一家清货作铺垫。因此不能删。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描写的作用。
结尾段如果是景物或环境描写则要从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的气氛;表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性格这两方面作答。
“四点左右的时候,我专门到小店门口,货物真的都卖出去了”点出了故事结束的时间;
“这一家正在打扫房子,然后锁上门窗,看见了我,向我挥挥手,鱼贯般挤进面包车。面包车鸣响一声喇叭,扬长而去”写这一家收拾完毕,回家过年;
“望着车远去,西天正落日熔金”,写西边的落日映照的晚霞,将天空染成一片金色,烘托出温馨和谐的氛围;结合第⑨段“普通百姓之间的良善,是温暖彼此最美好的慰藉。过去的一年,哪怕有再多的不如意和委屈,这一刻,也都随风而去”,可知,这句环境描写,还烘托小店主人与社区邻里相处的情谊犹如金子般美好璀璨,表达出作者对普通百姓之间良善关系的赞美与歌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