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芦草园的少年宫》阅读练习及答案

芦草园的少年宫
肖复兴
当年,崇文区少年宫,在芦草园胡同。少年宫不大,只有一个四方的院落,进入大门,呈U字形的房屋环绕其间,院子里有几棵老树。但是,在当时我们孩子眼里,觉得它挺大的,因为有很多间活动教室,寒暑假活动花样繁多,可以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
记忆中的少年宫,可以在轩豁的院里尽情奔跑,尽情呼叫。最难忘的是下雨天,我们可以�着院子里的积水,可劲儿溅起水花,和天上落下的雨点打架。或者雨后突然跑到院子里的树下,使劲儿摇动着树枝,让树叶上的雨珠,溅落在自己和后面走来的同学一身一脸。
少年宫,有两个地方最吸引我。
一个是讲故事的屋子。
屋子如一间教室那样大,里面坐着好多同学,你可以随便走进去,给大家讲故事,听事的孩子也可以随意出出进进。如果你讲的故事吸引人,他们就坐在那里认真听你讲。如果不那么吸引人,陆续退场的人就会很多。面对着冷清没有几个人的教室,你自己也觉得臊不答答,会转身退场,换另外一个同学上来讲故事,这里有点儿像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现在想想,也很像当年在大栅栏广德楼剧场搞的“十分钟相声”,你买一张票,只用两分钱,很便宜,可以进去听十分钟相声,如果听得满意,再接着花两分钱买下一个十分钟的票,如果不满意,就可以站起来拍拍屁股走人。那里说相声的人,和少年宫讲故事的人一样,都有些打擂台的意思。听的人和说的人,双向选择,有点儿挑战性,所以颇能吸引人。
我就是被吸引的人之一。记得四年级寒假,我在那里讲故事,颇为吸引听众,很来情绪,几乎天天都站在那里,面对一帮小孩子,自以为是地讲不知所云的故事。我记不住讲的是一些什么故事,那时候,我爱看《少年文艺》,大概是在《少年文艺》上看到的故事,又经过自己的添油加醋、胡编乱造,反正,坐在那里比我小的同学听得也津津有味,让我占据了几乎一上午时间,眉飞色舞,自我感觉良好,讲个没完。回到家,兴奋地跟我父亲讲父亲没说话,母亲笑话我是穷白话,要饭的打官司――没的吃,有的说。
不过,我很有成就感。面对着一双双紧紧盯着你的眼睛,在全神贯注听你讲故事,让我有一种在学校里体会不到的感觉。在学校,都是坐在教室里,眼巴巴地竖起耳朵听老师说。在少年宫这里,我是主角,可以敞开说,有一帮小孩子竖起耳朵听。这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甚至是表演能力呢。
而且,为了引人,需要不时地调整讲故事的思路,及时捕捉到听众的心理变化而随机应变。应该说,这也是一种本事的锻炼,和后来流行的演讲是完全不同的本事,和照本宣科的背诵故事,更是不可同日而语。我应该感谢当年的少年宫有这样一方园地,让我这样的孩子得以舒展腰身,如野花一样随心所欲地尽情开放。
另一处是乒乓球室。
这也是如一间教室大的房间。在那里,只要排队,可以上去随便打,打擂似的,每人打五六个球,谁输谁下去,下一个再上来。占台时间长的人,很牛。那劲头儿,和占据故事室讲台的人一样得意扬扬。
记得少年宫曾经组织过一次全区小学生乒乓球比赛。那时,我在学校里乒乓球打得不错,被选去参赛。这一年冬天,我刚上五年级不久,学校老师通知我,让我到少年宫参加活动,是和中国青年乒乓球队的队员见面。
那时候,中国青年乒乓球队在欧洲比赛胜利归来。他们在欧洲刮起一阵中国旋风,让世界刮目相看,日后都成为了世界乒坛的显赫人物: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都只有十七八岁,个个年轻英俊,潇洒飒爽,让我羡慕,心生崇拜。我记不得他们都分别对我讲了些什么勉励的话,只记得最后一个项目,最让大家兴奋,是让在场的每一位同学,上场和这些冠军运动员各打一个球。只是一个球,太少了点儿,哪里能解渴啊。但是,能够和这些世界冠军对打一个球,也是格外幸运的了,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一个高年级的学生,排在第一个上场,我排在第二个。和那个学生对阵的是庄则栋,我第二个上场,站在我面前的是李富荣。那时,他十七岁,英俊潇洒,分头梳得倍儿齐,倍儿亮。我心想,别给我发一个转球,我可是接不住呀。没有,他只是发给我一个和平球,很高,要是平常,我完全可以打一板抽球,扣死它。但是,我没敢,怕没有抽过去,一板下网,那就露怯了。我一板平稳地打过去,我看见,李富荣隔网冲着我微微地笑了。
很久,很久,我都不明白,他为什么笑,是礼貌的笑,还是笑我这一板打得太保守。看,我给你这么高的一个和平球,你都不敢抽吗?
真的,我有些后悔,为什么不敢抽球了呢?就因为他是世界冠军?我心里骂自己真没出息!
我对少年宫一直充满感情,二十年前,我曾经多次到芦草园寻访旧地,想找到昔日的少年宫。住在那里的老人越来越少,可惜一直都未曾打听到。直到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段北芦草园的视频,拍摄者是当年住在附近的一位老街坊,对这里了如指掌。在视频中,他指着如今的居委会,说这儿就是当年的少年宫。红漆大门紧关着,木牌高挂,那么簇新,那么陌生,六十七年过去了,一点儿也认不出来了。只有院子里一株高大的老树,葱茏的枝条探出墙头,依稀当年,多少次的雨后,我跑到树下,摇晃着树枝,树叶上的雨珠,溅落在自己和后面同学的身上。
少年宫!我少年时代的少年宫!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写自己喜欢看《少年文艺》,并喜欢将书中的故事进行文学化改编和讲述,表现出了对自己当年热爱学习、勇于表达的自豪之情。
B.少年宫中的孩子们对故事极为喜欢,坐在教室里认真倾听,如果故事不那么吸引人会陆续地退场,表现了当时人心的淳朴。
C.画线的段落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层次和复杂的情绪波动,深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懊丧与自我反省。
D.通过一段由熟知芦草园的老街坊拍摄的视频,作者得知了少年宫如今的位置,六十七年的时光变迁,让作者已难以辨认少年宫的旧日模样。
7.关于文本的第一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一句,简洁明了,迅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时空穿越的氛围。
B.对少年宫布局的描绘,展现出一个充满生机的建筑空间,尤其几棵老树,更成为了时间的见证者。
C.转折词“但是”,将话题从主观感受转向了客观描述,展现了孩子们对少年宫独特的情感认知。
D.文中的少年宫已不单纯是物理存在,其大小不在于实际面积,而在于能提供的活动种类和选择空间。
8.文本结尾部分对老树的描写有何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9.班级拟举行《芦草园的少年宫》文章赏读会,要求从故事屋、乒乓球室中选择一处作为少年宫中“孩子最怀念的建筑”。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一处?请简要说一下你的理由。(6分)
 
 
答案:
6. D
7. C
8. ①结尾对老树的描写,与开头对少年宫的描写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②老树是少年宫的象征,它见证了作者的少年时光,表达了作者对少年宫的怀念之情。
③老树的依旧存在,与少年宫的变迁形成对比,引发读者对时光流逝和事物变化的感慨。
9. 示例一:我会选择故事屋。因为故事屋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的平台。在故事屋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地讲述故事,根据听众的反应调整思路,这种体验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此外,故事屋中的互动氛围也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分享和交流的快乐,这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示例二:我会选择乒乓球室。因为乒乓球室不仅是一个锻炼身体的场所,还能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在乒乓球室中,孩子们通过打擂的方式,学会了面对挑战和失败,培养了坚韧不拔的品质。同时,与冠军运动员的接触和交流,也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斗志和对梦想的追求。这些经历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56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5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