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光《旋转的世界》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旋转的世界(节选)
陈继光
以前他们的宅院旁就有这么条小河。①
龙乾坤跑车回来,可以吃到从田里刚刚摘来的新鲜蔬菜,还可以吃到一碗“呛虾”――这在江南的饭馆中是难得的名菜了。
黄春秋那良种鸡①也是在这条小河边最早培育的。
龙乾坤上班后,她就坐到那架老式织布机前,耳朵里是织机单调的声音,梭机往复是那么迟缓。这时刻,那群鸡,就在屋外的田野里、小河边、竹林里,从容不迫地寻觅它们的美食。
就在五十年代初期,河对岸建起了一座有一万余工人的纺织厂。用大型纺织机械,需要大量纯净的水。渐渐地,这条清澈的河流,变成了一条污水道。鱼、虾都匿迹了。连那些鸡仿佛也变得烦躁起来了。
她的那架织布机终于闲置了。从此,她第一次思索着,大工业使他们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消弭了什么,又增添了什么。
她想到了前不久与西方一个外交家的那次关于饮食的“厨房”谈话。
那位在国际上相当活跃的外交家毫不掩饰地说:“在我们国家,再也吃不到这样美味的鸡了!”他说他们那里的养鸡场,都是用化学激素催肥,结果一只只鸡的确很肥硕,却失去了鲜美的滋味。
这位饱尝世界各国珍馔美肴的外交部长,回国前还在机场餐厅特地点了“春秋鸡”。他让随行记者拍了照片。一幅是他手中抱着那只“春秋鸡”,一幅是他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尝“春秋鸡”。从此,黄春秋与“春秋鸡”名扬海内外。
乘务员来送茶点了。这是个俏丽的姑娘,看起来二十多岁,装扮上一身航空服,显得很有些现代化。她神态优雅轻盈,笑容可掬,还会说点外语,彬彬有礼。头等舱内,总共不过坐十来个乘客,除黄春秋外,都是外宾。按顺序,该将茶点送给黄春秋了,可是,姑娘却将茶点送到她身旁的芥川君那里,连眼梢也不看她一眼,接着,又送其他几个外宾。倒是芥川君有些过意不去,将面前的茶点让给黄春秋。正在他们推让的时候,姑娘才冷冷地将最后一只茶杯放到黄春秋身旁的茶几上。
“这姑娘长得真漂亮。”黄春秋想,几乎可以与她的儿媳夏慧华媲美。姑娘对她冷待,她却并不介意。黄春秋喝了口红茶,目送着那位俏丽姑娘到机舱去了。
黄春秋注意到,在这批外宾中间,有一个沉默寡言的人,穿着半新的西服,一双眼睛,平时总是那么忧郁,只有当看到鸡的时候,才闪闪发光。②
这人叫基洛格,黄春秋在心里暗暗叫他“鸡先生”。这位“鸡先生”专门搜罗世界上各种鸡。为此,不惜耗费巨资。去澳洲找鸢眼鸡,去非洲觅缝纫鸡,去南美寻火地鸡,甚至冒险到极地去探玄冰鸡。他收罗这些鸡,并不是为了经营养鸡事业。据说,他那令许多人羡慕的美丽宅院,已经成了一个庞大的鸡巢。基洛格说:“我宁可将一切给鸡,而不愿给人。”
当黄春秋把这个人物,在昨天晚上说给一家人听时,夏慧华说:“这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丰裕社会’中的精神危机。”
谈论中间,她与她的儿子龙星云,都想到了几天前在“鸡餐馆”中发生的事。
五天前,龙星云少年时代的一个同学来登门拜访。这个人虽然比龙星云还小一二岁,却已经是一个闻名全国的社会学家了。他由黄春秋与龙星云陪同,一起到“鸡餐馆”就餐。“鸡餐馆”门庭若市。服务员看到黄春秋来,就将他们引到雅静的小餐厅内。入座后,他们听到屏风背后一片喧哗,刀叉叮当声,竹筷敲碗声,碰杯声,还听到“哗啦”一声,打碎了杯盘,中间还夹杂着粗野的、带着酒意的叫闹声:
“吃啊!才尝了三十个菜就不行啦,――草包!”
“脓包――你要拿出赚大钱时的那种劲头来,――吃!”
“你把这半瓶茅台一口喝干,――我就再吃!”
“你忘了,那个港客的口头禅:舍命陪君子。――喝!”
接着两人开始对骂……
他们转过屏风想去劝阻一下。眼前的景象,使他们都愣住了。
两个东倒西歪的人,面对着令人瞠目的一大堆菜,看来足够三十个人下箸。
这两个吃客,一个吃得脸呈赭红,一个面色青灰,看到陌生人,他们立即停止了谩骂,那神情,又组成了一种联防。
社会学家看到了两个值得深思的典型。黄春秋观察着:两个醉汉与社会学家、她的儿子,都是年轻人,他们处在同一个餐厅中,却是完全不同的两极。还是龙星云比较敏感,用几句话就争得了主动,触到了他们的隐痛。
“你们喝完酒干什么呢?”
“干什么――睡大觉!”
“睡醒后干什么呢?”
“干什么――飞一趟广州。”
“到广州后干什么呢?”
“干什么――老子去挣钱!挣大钱!”
“你们不觉得自己的世界太狭窄吗?”龙星云说。
“鸡先生”基洛格从机舱的圆窗前回过头来,用忧郁、冷漠的眼光,扫视了一下头等舱中的同行者。他看到了黄春秋,瞬间,眼中闪出了一丝笑意,朝黄春秋点了一下头。噢,千载难逢的基洛格的笑容。据说,只有在他认为遇到真正的人时,他才开颜一笑。
(有删改)
【注】①黄春秋办养鸡场培育出良品“春秋鸡”,成为养鸡专家,赴京开会。选文是从黄春秋在飞机上回忆往事开始的。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春秋曾用老式织布机织布,在田野里、小河边、竹林里养鸡,此行为散发着浓浓的田园气息。
B.西方那位外交家关于饮食的谈话,反映了工业化时代养殖业重速度、轻质量的倾向。
C.黄春秋对冷待她的乘务员并不介意,缘于这名乘务员与其儿媳夏慧华长得同样漂亮。
D.眼神忧郁、不苟言笑的基洛格,对黄春秋露出了一丝笑意,这说明黄春秋是他欣赏的人。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部分通过对比写出黄春秋生存环境的变化,又通过心理描写,表现黄春秋对大工业生产模式利与弊的思考。
B.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是矛盾统一体,如王熙凤外表光鲜而内心刻毒。本文中女乘务员也是一个外在与内在的矛盾统一体。
C.“鸡餐馆”发生的两个青年大吃大喝、粗野对话的一幕,完全是从黄春秋的视角表现的,这使人物和场景显得非常真实。
D.龙星云“你们不觉得自己的世界太狭窄吗”的反问,既是对两个青年思想现状的评价,又是希望他们有所改变的劝诫。
8.本文两处画线句分别写龙乾坤跑车回来能吃到新鲜蔬菜和“呛虾”、黄春秋在心里给基洛格起了一个“鸡先生”的外号,各有怎样的用意?
9.请简要概括本文穿插的内容,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

6. C “缘于这名乘务员与其儿媳夏慧华长得同样漂亮”错,从文中黄春秋的各种表现看,原因应是她内在的修养。
7. C “完全是从黄春秋的视角表现的”错,应该是从黄春秋、社会学家和龙星云的视角表现的。
8. ①表现了过去的自然环境好,没有污染。②反映了基洛格对世界上各种鸡的喜爱。   
9. 穿插的内容:本文以黄春秋乘机赴京参会为叙述主线,穿插记叙了养鸡环境的变化、西方某外交家的话及其吃“春秋鸡”的情景、基洛格对各种鸡的爱好和夏慧华的话,以及两个青年大闹“鸡餐馆”的种种回忆的内容。穿插的作用:①穿插的这些回忆反映了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物质丰富伴随精神匮乏的社会现象,深化小说的主旨,引发读者深入思考。②在黄春秋赴京参会这一单纯的叙事主线上,穿插了如此丰富的内容,使文本的叙述富于变化,更有张力。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7:50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7: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