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山坡《日出日落》阅读练习及答案

(
二)现代文阅读 
II    
( 
 
 
 
4 
小题,1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日 出 日 落    朱山坡
外祖母带着我沿着一条废弃的旧铁轨来到了石羊镇。
这里看上去很破败,充满沮丧和颓废的气息,从空气就可以闻出来。镇上的人不是很多,反正, 在街道上行走的人寥寥可数。我的到来,首先引起了一个高个子的注意。
我从铁桥那头走过来,在桥中央跟他相遇了。
这座桥是连接两岸的唯一通道。桥的护栏锈迹斑斑,桥面铺的是水泥,有的地方破了洞,像是 桥的眼睛。桥底下是湍急的河水,还有露出水面的泛白的乱石。河床两边,那些杂树和草藤乱哄哄 地蔓延开去。
高个子拦住了我的去路:“小陌生人,你从哪儿来?”
我回头看外祖母。 一路上,她都是我的发言人。我可不敢随便跟陌生人说话。外祖母没有抬头 看我,因此我并没有贸然回答高个子的问题。
高个子说:“那你知道我要去哪里吗?”
我摇了摇头。
“我要去西山看日落。”高个子兴致勃勃地说,仿佛是要做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而且要让所有 的人知道。
我抬头发现太阳不在头顶上了。他指着前面远处的山。那座山横向着,跟河流的方向是并列的, 绵延起伏,看上去不是很高,但很陡峭,而且草木丛生,看不到路,要爬上去应该不容易。太阳往  山那边移动, 一副不情愿的样子。
高个子腰间挂着一只军绿色水壶,手里抓着一根细长的竹竿。除了高而且瘦,头颅偏小,嘴已 偏阔之外,我看不出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他说话的时候很和气,也一本正经,并不把我当一 个小孩子,而是像对待朋友一样亲近。我觉得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看日落?”他问我,“对我来说,两个人看跟一个人看没有什么区别。”
我摇摇头。
“明早,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东山看日出?”他朝相反的方向指了指。
原来东面也有一座差不多同样高的山,跟西面的山遥遥相望,而且走向都一样。
我还是摇了摇头。
“看来你跟他们一样,也没有什么特别。”高个子说。
他可能对我有些失望,叹息一声,离我而去,很快便跟外祖母碰面了。他没有停下来跟她交谈, 只是擦肩而过,我甚至不能断定他跟外祖母是否打了招呼或点头示意过。
第二天一早,我发现高个子家竟然就在外祖母家的对面,只隔着五六米宽的石板路。 一座破败 不堪的院子。院门很窄,门板破损得像一块木筛子,上面还长了几朵瘦小的蘑菇。围墙很矮,是石 头垒的,石头墙上不仅长着毛茸茸的青苔,还爬满了青瓜藤和牵牛花藤,如果再细看,还能看到硕 大的福寿螺。
高个子站在他的院子里朝我喊:“喂,你好!”
我惊喜地朝他点了点头。
“我们不再是陌生人了。”他说。
我心里认同他的说法。
“我已经看日出回来了。”他兴冲冲地说,似乎这一天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 一切都会得心应手。
我终于开口回应了他:“好呀。”
“你见过日出吗?”他问。
我不能肯定。
“你见过日落吗?”他又问。
我也不能肯定。
“那你每天都在干吗呢?”他对我很好奇。
我说,我还在上学,现在只是假期。
他沉默了一会儿,沉吟道:“可惜了。你年纪小小的便已经错过那么多美好的东西。”
我不认可他的话,反问:“日出、日落有什么好看的?”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今天的太阳跟昨天的太阳肯定不一样。甚至每天升起和落下的都不是同 一个太阳。你明白吗?”高个子说话的时候仿佛高高在上,我得仰视才能看见他的脸。
我不明白。初来乍到,我什么都不懂,只是对一切都很好奇。
“就像什么呢……就像每天吃的豆腐一样,都是新鲜的。”高个子说,“绝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 见过一个太阳,而我,见过无数的太阳 …… ”
我回到屋子里,告诉了外祖母。她却劈头盖脸地对我说,他是一个懒汉,全镇最懒的人,每天 除了看日出、日落,什么正事都不干。
天快黑了,我正在屋子里吃饭,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叫:“喂,小学生!”我听出来,是高个子的 声音。我走出门。他在外祖母家的围墙外,欣喜地对我说:“我刚才在西山捡到一只南瓜,是太阳在 快落山的时候留给我的,它带不走。”
他朝我举起一只熟透了的南瓜,跟他的头差不多大。
“欢迎你到我家喝南瓜粥。”他真诚地邀请我。
我摇摇头。
高个子说:“不是每天都能幸运地捡到南瓜。当然,有时候看日出,也能捡到其他东西。”
我犹豫了一下,答应了他。他很高兴,让我跟着他回家。
高个子屋里黑乎乎、乱糟糟的。这个院子只有他一个人生活,显得过于宽大了,孤独的气息无 处不在。他睡觉的房间明亮一些,门板上钉着一块黑底白字的小木板,上面赫然写着“北大落榜生”,字写得倒是很端正,而且是用油漆写的,擦不掉,即使在昏暗中也闪闪发亮。我进门的时候刚被蛛 丝拂面,才十几秒钟的时间,出来时蛛丝竟然又接上了,把我的脸重新拂了一次。
“你是不是也觉得我是全镇最懒的人?”高个子说。
我觉得是的,因为我从没见他干过正事,整天游手好闲,或睡懒觉。
“他们说石羊镇的衰败、没落全是因为我的懒惰。其实我是全镇最勤快的人。”高个子说,“我 说的是最勤快,你到底明不明白?”
“就因为你每天都去看日出、日落吗?”我说。
“是,也不全是。”高个子很诚恳地说。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 本文开头两段描写石羊镇的破败、冷清,不仅写出了“我”对小镇的最初印象,也自然引出 了高个子对我的关注。
B. 高个子与外祖母擦肩而过时,似乎并未打招呼,这是因为高个子不喜欢村里的人,他认为村 里的人都不能理解他。
C. “我”认为日出、日落没什么好看,而高个子认为每天的太阳都不一样,在对比中表现出高个
子对生活独特的爱。
D. “北大落榜生”这几个字“闪闪发亮”,暗示高个子经历的不幸,作者在此处隐去不写,给读
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7. 对文中划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 小说的语言描写特色鲜明,前半部分像是独白,“我”用动作回应,后半部分才开始对话。  B. 高个子在西山捡到一只南瓜,把它说成是太阳留给他的,用拟人手法表现他充满童心童趣。
C.    文章不惜笔墨,对高个子的“家”的内外环境进行细致地描写,以突出人物懒散的形象。
D.   小说在“日出日落”和“我”对高个子的认识两条线索并行中逐步加深“我”对他的理解。
8. 这篇小说与《大卫・科波菲尔》 一样,都通过孩子的眼睛来观察人物和环境,请简析其作用。(4 分 )
9. 朱山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人究竟为了什么’既是哲学命题,也是文学的主题。追问本 身是很虚无的事情,越追问越虚无。但无论怎样,我们还是苦苦地追问生命的真相。”在这篇小说 中,作者所谓的“生命的真相”是什么?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6分)

 

 

答案:

6.B(“这是因为高个子不喜欢村里的人”有误,是村里人不理解高个子。)
7.C(“人物懒散的形象”有误,环境描写表现的是人物追求自然、坦然生活的态度。)
8.①孩子对高个子的认识与村里成人的认知形成对比,凸显高个子对精神世界(或诗意生活)的不懈追求(“孩子的好奇心推动高个子人物形象的逐步展现”也可得分)
②用孩子独特的视角来描述环境,真实细腻地展现了充满生趣(或生机、生命力)的环境。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总分 4 分。第②点中,“真实细腻”1 分,环境特点 1 分。9.①生活是为了自己,不必活在他人眼光中。
②人应该热爱生活,积极生活,不消极,不混沌。
③生命追求的应该是精神,而不是物质。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总分 6 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03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