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运用(2024年西藏中考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不____(jù)风雨、欣欣向荣的中国。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_________的发展,有赓续传承的事业。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
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祝融”探火、“�x和”逐日、“天和”
游星辰;运动健儿激情飞扬、奋勇争先;受灾群众守望相助、重建家园……无数平凡英雄拼_____(bó)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
1.文中加点字“澈”“遨”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zhé  ào B.chè  ào C.zhé  áo D.chè  áo
2.文中____处填入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惧  博 B.惧  搏 C.俱  博 D.俱  搏
3.文中横线处填入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沧海桑田 B.前仆后继 C.日新月异 D.可歌可泣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历史的纵深,造就了时代的气韵。②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③中国到了今天,我每时每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④立于历史的沃土上,我们远眺未来。⑤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
4.语段中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5.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① B.③ C.④ D.⑤
二、选择题
6.某市举行“中国航天”科普活动,作为活动主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生逆袭,赛场夺冠 B.文明社会,关爱为先
C.科海泛舟,逐梦飞天 D.诚信为本,道宽路广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故乡》都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C.《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属于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
D.《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九日”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重阳登高、饮酒、赏菊的风俗。

 

 

答案:

1.D 2.B    3.C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
清澈(qīng chè):形容水清净而透明。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眼神、声音等纯净、没有杂质。
遨游(áo yóu):指漫游、游历。通常用于形容在广阔的空间或领域中自由地活动、探索。
故选D。
2.本题考查字形。
不惧(bù jù):不害怕、不畏惧。
拼搏(pīn bó):指尽最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故选B。
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B.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紧跟上去。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
C.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D.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文中提到中国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有赓续传承的事业等,体现出中国在各个方面快速发展、不断进步的状态,“日新月异”符合语境;  
故选C。
4.A 5.B
【解析】4.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A.“我们从哪里来”和“我们走向何方”本身是两个疑问句,在此处,作者着意用问句的形式来提醒自己,在中国到了今天的历史时刻,更要时刻不忘这两个具有历史感的问题,要时时向自己发问,问自己从哪里来,要走向何方。故两处都应用问号;
故选A。
5.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B.第③句的“我每时每刻不提醒自己”否定不当。“每时每刻”是一个并列短语,表示每分钟,每一时刻,否定以后,句意变成了:我时刻不提醒自己。与语境不符。应该为: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
故选B。
6.C
【详解】本题考查活动主题。
A.主要围绕体育赛场的拼搏与胜利,与航天无关;
B.强调的是社会文明和关爱,与航天主题无关;
C.“科海泛舟”体现了对科学领域的探索,“逐梦飞天”直接指向航天事业,即对天空的追逐与探索,与“中国航天”科普活动的主题高度契合;
D.强调诚信,与航天科普活动无关;
故选C。
7.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藤野先生》《故乡》都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表述有误。《故乡》选自短篇小说集《呐喊》,其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孔乙己》《社戏》《故乡》等十四篇小说;
故选A。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午7:46
下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午7:4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