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67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4-9题。(23分)
【甲】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①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
②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释] ①元和十年三月,柳宗元再次被贬,担任柳州刺史。 ②春半:指春天过去一半。
【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倘徊欢�,……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节选)
【丙】
柳宗元,字子厚,其先盖河东人。
宗元少精敏为文章卓绝一时辈行推仰。后登进士第,为监察御史。善王叔文、韦执谊
①,二人者奇其才,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窜斥②,地又荒疠③,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④,一寓诸文。为骚文⑤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元和十四年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柳宗元传》节选,有删改)
【注释】①王叔文、韦执谊:人名,后面裴行立也是人名。②窜斥:贬逐。③荒疠:指南蛮瘴疠之地。④堙厄感郁:遭遇困境,感伤抑郁。⑤骚文:骚体作品,古典文学体裁的一种,指模仿屈原《离骚》的文体。
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4分)
①
犬牙差互:
②二人者
奇其才:
③
既窜斥:
④护其丧及
妻子还:
5.文中划波浪线句节奏划分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宗 元 少 / 精 敏 为 文 章 卓 绝 / 一 时 辈 行 推 仰。
B.宗 元 少 精敏 / 为 文 章 卓 绝 一 时 辈 / 行 推 仰。
C.宗 元 少 / 精 敏 为 文 章 / 卓 绝 一 时 辈 行推 仰。
D.宗 元 少 精敏 / 为 文 章 卓 绝 / 一 时 辈 行 推 仰。
6.翻译下面句子。(6分)
(1)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
(2)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7.关于【甲】诗,下列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篇起句便直抒胸臆,“共凄凄”三字写出了诗人沉重的心情。
B.“春半如秋”,用语平淡而新鲜,写出一种常人不曾也不会有的独特感受。
C.三、四两句因内心之情感受外物,以凄清的秋景烘托人物心情。
D.全诗情感深挚,构思巧妙,诗意曲折,余意无穷。
8.后人评价【甲】诗第四句“榕叶满庭莺乱啼”,一个“乱”字一语双关,“物之境”与“我之情”融合无间,请作赏析。(3分)
9.结合【丙】文中柳宗元的身世经历,再联系【乙】文的内容,分析【甲】诗中作者会有“春半如秋”之感的
原因。(4分)
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4-5题。(23分)
4.(4分)像狗的牙齿一样 以……为奇 已经;……以后 妻子儿女
5.(3分)D
6.(6分)(1)叔文参加政治改革失败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3分)
(2)(柳宗元)作骚体文章十多篇,阅读文章的人都被文章打动,感到凄侧哀婉。(3分)
7.(3分)C
8.(3分)用了移情于物(寓情于景、触景伤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了雨后山城百花落尽、榕叶满庭、莺鸟乱啼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愁苦(凄黯迷惘)之情。
9.(4分)“春半如秋”指春天已过去一半诗人却觉得像秋天一样,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仲春时节,加之大雨过后,百花落叶,落叶满庭,让人错以为置身秋天;二是自己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仕途失意,怀才不遇,远离故乡,心情孤寂抑郁,故虽是春日,却感觉“春半如秋”。
参考译文:
【乙】
我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丙】
柳宗元,字子厚,他的先祖大约是河东人。柳宗元小时候很聪明,超群出众,写的文章卓绝精巧,在当时文林同辈都推崇他。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第,任监察御史。与王叔文、韦执谊关系好,二人常常惊叹柳宗元的才能,想重用他。但任职不久,王叔文革新就失败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一起被贬谪了。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没到半路,又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既遭贬逐,又身处南蛮瘴疠之地,于是自放于山泽间,他因有志难申,遭遇困境,内怀抑郁的情怀,全部寄托于文章。仿《离骚》写了十多篇文章,阅览的人都为之哀婉凄恻。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吏裴立为柳宗元料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