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屈突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陕西省中考题)

【古诗文阅读】(共
6
小题,计
16
分)
(三)(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
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文帝命覆
①陇西牧簿,得隐②马二万匹,帝怒,收慕容悉达等千五百人,将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曰:“臣愿身就戮,以挺众死。”帝悟,曰:“朕不明,乃至。今当免悉达等,旌③尔善言。”遂皆以减论。
(通)从平薛仁杲,时贼珍用
积,诸将争得之,通独无所取。帝闻,曰:“
清以奉国,名定不虚。”……数岁,召为刑部尚书。自以不习文,固
,改工部。
(节选自《新唐书》,有改动)
【注释】①覆:审察。②隐:隐藏。③旌:表彰。
1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后
长安(     )            (2)朕不明,乃至
(     )
(3)时贼珍用
积(     )        (4)固
,改工部(     )
1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
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意将隧入
攻其后也(《狼》)                               B.
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 寡人
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尊使命》)      D. 皆
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8.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命至重,死不复生。
(2)清以奉国,名定不虚。
19. 屈突通具有怎样的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6.     ①. 安家    ②. 这,这样    ③. 像山一样    ④. 推辞    17. B   
18. (1)人的生命最重要,死了就不能再生。(2)(为官)清廉侍奉国家,名声一定不虚假。   
19. ①为人耿直。以死劝谏文帝不要因为牲畜财产杀戮一千多人。②洁身自好。在别的将士争抢珍宝时,他独善其身,不为所动。③有自知,能进退。对自己不胜任的官职坚决推辞。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1)句意:后来在长安安家。家:安家。
(2)句意:才到了这个地步。是:这,这样。
(3)句意:当时贼人的珍宝堆积地像山一样。山:像山一样。
(4)句意:坚决推辞,改任工部尚书。辞:推辞。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意为:怎能因为牲畜一天而杀戮一千五百人呢?以:连词,因为。
A.连词,来;
B.连词,因为;
C.介词,用;
D.动词,认为;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
(1)至:最、极;复:又、再。
(2)清:清廉;以:用;奉:侍奉;虚:虚假。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曰:‘臣愿身就戮,以挺众死’”可知,屈突通为千五百人求情,愿以自己受戮来解救众人,体现出他人耿直和仁爱善良;
结合“时贼珍用山积,诸将争得之,通独无所取”可知,在平薛仁杲时,面对堆积如山的贼珍,只有屈突通无所求取,皇帝也称赞他“清以奉国”,表明他洁身自好、为官清正;
结合“数岁,召为刑部尚书。自以不习文,固辞,改工部”可知,皇帝召他担任刑部尚书。屈突通因为不熟悉文墨,坚决推辞,最终改任工部尚书。由此可见其知进退,有自知之明。
【点睛】参考译文:
屈突通,他的先辈大概是昌黎徒何人,后来在长安安家。在隋朝担任虎贲郎将。隋文帝命令他审查陇西牧的文簿,查出隐藏的马二万匹,皇帝大怒,逮捕了慕容悉达等一千五百人,将要把他们全部处死。屈突通说:“人的生命最为重要,死了就不能再活过来。陛下用最仁慈的品德养育天下,怎能因为牲畜一天而杀戮一千五百人呢?”皇帝呵斥他,屈突通上前叩头说:“我愿意自己去受刑,来解救众人的死。”皇帝醒悟,说:“我不明白,才到了这个地步。现在应当赦免慕容悉达等人,表彰你的好建议。”于是都按照减刑论处。 
(屈突通)跟随(朝廷)平定薛仁杲,当时贼人的珍宝堆积如山,诸位将领争相获取,只有屈突通无所求取。皇帝听说后,说:“清正用来奉献国家,他的名声确实不假。”……几年后,召他担任刑部尚书。他自己因为不熟悉文墨,坚决推辞,改任工部尚书。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4日 下午7:12
下一篇 2025年2月24日 下午7: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