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鸿《请戏》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请戏  陈德鸿

秋收过后,农事便闲了下来。这时节,村里有请戏的传统。以往到城里请出戏,一两百块钱就行。
今年,那六子从远房亲戚孙团长那儿了解到,请戏的钱已经涨到了四百。四百就四百。村长和村民们一商量,能在家门口看场大戏,每口人还不到五毛钱,值!
大清早,老韩便套好车,拉着村长往城里赶。两人都是戏迷,一路上,谈论着县剧团这些年到村里演过的几出戏,谈论着哪个演员长相好、唱腔好。老韩偶尔还会学着某个女演员,捏鼻压嗓地唱上几句,惹得村长哈哈大笑。②
大青马也很精神,飞快地迈动四蹄,脖子上的铃铛响得十分悦耳。    
两个多小时后,马车进了县城。买好村民们预定的东西后,老韩把车赶到了县剧团院外。
村长拎起那六子捎给孙团长的那袋花生对老韩说:“你先喂喂马,我谈成了就出来。”
孙团长见到村长很高兴,忙不迭地让座和倒水,不待村长屁股坐稳,便说:“叔这是请戏来了吧?”
“正是,我把钱都带来了。”村长说完,从怀里掏出用橡皮筋扎好的一捆钱,递给孙团长。
“你数数,四百元,一分不差。”
孙团长愣了一下,并没有把钱接过去:“老李啊,您带了四百元来请戏?”
“对呀,前些天那老六不是问过你嘛。”村长说。
孙团长说:“当时是这价不假,可现在请戏的钱已经定为六百了。”
“啥,六百?”村长喝到嘴里的半口水一下全喷了出来,“咋一下子涨这么老高啊!”
孙团长说:“这不是涨,这叫行情,咱们的土地不是也要承包了嘛。老李啊,我这么跟你说吧,这两天,③
有好几个村子甚至想掏八百块钱来请戏,就是希望剧团早点儿去演出,我们都没同意。我们感觉还是六百比较合适,起码每个村子都能掏得起。”
村长苦着脸说:“我们村今年遭了雹子,收成比往年减少了二成以上。”顿了一下,又说:“这样,我个人再加五十,四百五咋样?”
孙团长摇头说:“老李呀,你就是再加一百也不行。我要是应了,跟别的村子咋交代?六百,一分也不能少了。你不知道,有的村子掏了钱,还想排前边,又拿烟又送酒的,我都没答应。你们村要是肯出六百块钱,我可以考虑往前排一排,毕竟,前些年没少和你在村里喝酒。”
村长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说:“我再回去琢磨琢磨。”说完,起身便往外走,却被孙团长喊住了:“老李呀,你还是把这袋花生带回去吧。”
老韩看村长阴着脸从院里出来,手里还拎着那袋花生,知道事情出了岔头,便小心翼翼地说:“到饭点了,喝点儿酒解解闷吧。”
“喝个六,气都气饱了。”村长把那袋花生扔上车,没好气地说。   
“天天能气饱倒是省粮了。”老韩说,“那我就往回赶了,别车一颠,气一泄,也像我似的成了瘪肚子。”
村长被老韩逗笑了:“得,没心情喝酒了,还是吃点儿饺子得了。”
吃过饺子,老韩赶着马车往回走。两人骂了一通孙团长后,便默默无话。大青马好像也理解主人的心思,走得无精打采。脖子上的铃铛也响得七零八落。
走到半路,马车的侧后方突然响起了一声震耳的爆炸声。大青马的身子抖了一下,停住了。
村长朝后面瞧了瞧说:“这是谁用雷管炸鱼呢?”话音刚落,又一声更强烈的爆炸声传了过来。大青马的身子抖个不停,猛然间撒开四蹄,向前狂奔起来。
老韩紧刹车闸,车子的速度减缓了许多。大青马拼了命似的往前挣,不多时,车闸竟然失灵了。
老韩和村长急得通身是汗,怎么也无法让大青马停下来。马车到了山口的一处拐弯处,迎面正有一辆拖拉机驶来。老韩使劲儿拽住马嚼子,大青马的身子哆嗦了一下,扭身拐下路基,沿着山坡,径直冲进了一个鱼塘。
村长灌了一肚子冷水,命虽然保住了,却断了左腿。老韩多处受伤,倒并无大碍,只是头肿得猪头似的多天不消。那匹大青马则扭断脖子,很快断了气。给村民们代买的粉条、红纸、白糖、豆饼等,包括那六子给孙团长的二十斤小粒花生,统统填了鱼塘。那六子说:“早知这样,还不如把花生喂猪,起码还能向自己摇摇尾巴呢!”
孙团长很快得知了此事,竟然掉了眼泪。④
他和演员们一商量,决定免费为村里演出一场。于是,选了一个日子,一行人坐着大客车,一路烟尘朝村里驶去。
车到村口时,竟然被村长拦住了。村长坐在老韩推的车子上,手中晃着拐杖对孙团长说:“请回吧,我们村没有白看戏的传统。”
死了的大青马被那六子剥皮卖肉,卖了两百元,村长从镇上请来一个二人转班子,热闹了两三天。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简明扼要交代了以往请戏只需要一两百块钱,这和后来四百元、六百元一路上涨的价格形成对照,凸显了矛盾冲突。
B.文中描写了请戏路上老韩和村长兴致勃勃的状态,从而烘托了两人因请戏不成功在回家路上默默无话的样子,令人印象深刻。
C.文章多处运用呼应,如文末用大青马被剥皮卖肉后的两百元请二人转之事呼应了前文中大青马受惊扭断脖子而很快断了气。
D.文章内容集中,环环相扣,情节紧凑而一波三折,人物简单而不多,但个性形象鲜明,如村长的直截了当、老韩的风趣幽默。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子①“秋收过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农事便闲了下来”自然引入“请戏”之事。
B.句子②刻画了大青马欢快奔腾的状态,烘托出老韩等人前去城里请戏一路上的喜悦。
C.句子③借孙团长之语说明剧团演出供不应求的状况,体现了农村传承传统文化成效显著。
D.句子④写出了孙团长和演员们在听闻老韩等人受伤之后的举动,彰显了他们的善良人性。
8.文中写大青马受惊有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5分)
9.小说以“请戏”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6.B(“从而烘托了两人因请戏不成功在回家路上默默无话的样子”分析错误。根据文中内容可知,前面两人兴致勃勃,是他们认为请戏肯定没有问题;后面两人默默无话,是因为没有请到戏,因此这里应是两者形成对比,而不是前者烘托后者)
7.C(“体现了农村传承传统文化成效显著”无中生有,文中写农民请戏只是体现了农民在满足了物质生活需求后,对精神生活的渴求)
8.①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正是因为大青马受惊,才会有后面村长和老韩受伤以及孙团长想带队来村里演出的情节。②既丰富了文章内容,让“请戏”的故事情节更加充实,又使故事的叙述产生了波澜性,行文曲折变化。(每点2分,两点都对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9.①“请戏”是当地的传统,这样的故事既有生活气息,又有时代特点。②以“请戏”为线索,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③通过“请戏”这件事,有助于主人公的情感与深层心理的发掘与表现,展现了百姓的文化生活需求,凸显了在经济大潮影响下人们的心理状态。(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10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