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1分)
信任
徐建英
①雨云轩茶庄的老板娘刘娟,喜欢怀旧风格的黑胶唱片,不少爱好相同的朋友常来她的茶庄喝茶听歌。她的大学同学秦芳来得最勤。
②秦芳每次来,都是一身名牌,开着豪车。秦芳请刘娟去她丽景园的房子玩,室内装修得金碧辉煌,把刘娟的眼睛晃得痛了好多天。秦芳说自己是做对外贸易的。
③忽一日,秦芳约刘娟吃饭。精致的包间里,只有秦芳和她两个人。
④刘娟问,老同学,怎么了今天?
⑤秦芳停下筷子,沉思了一会儿,很严肃地说,我还真有事相求,公司最近资金周转有点儿困难,想向你暂借30万元应应急,时限一个月,我按市面的利率付你利息。刘娟扑哧一笑,什么利息不利息的,多年同学情如姐妹,这点儿小事,直接在我店里说就行,还搞得这么隆重。席间,二人心情极好,风卷残云扫完一桌海鲜。
⑥此后,秦芳仍来雨云轩玩,只是次数少了很多,每次来,也是心事重重的。
⑦转眼两个月过去了,秦芳也没把钱还上。倒是每次见面,她都主动提起欠钱的事。刘娟也就每次都笑笑说,没事,没事,你一大老板,我不怕你跑了。刘娟想重新装修雨云轩,在一次聚会时向秦芳提了这件事。
⑧秦芳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一会儿开车送你回家吧!在刘娟下车时,秦芳取出一只包装漂亮的盒子递过来:这是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黑胶唱片,你回家后一定要拆开听听。
⑨刘娟回到家,想起秦芳聚会时花钱大手大脚,却不还自己的钱,感觉心里堵得慌,就随手把黑胶唱片连包装盒一起扔到了柜子里。
⑩不久,因为惦念着装修的事儿,刘娟想再找秦芳谈谈。她给秦芳打电话,无法接通;去秦芳家,敲门没人应。刘娟只得东挪西借凑钱把雨云轩装修了。
⑪时间过去快半年了,秦芳还是杳无音信。刘娟感觉不对劲,再三思忖,决定拉下脸去秦芳的公司看看。沈姐的语文课堂。办公室大门紧锁,保安说,这家公司关门好长时间了,听说老板跟人产生债务纠纷,去外地躲债了。刘娟大吃一惊,喘着粗气往秦芳家赶。
⑫秦芳家也是大门紧锁。隔壁走出一个妇人,听刘娟说找秦芳,便告诉她,房主进看守所了。
刘娟听后感觉后背阵阵发凉-她错信秦芳了。越想越觉得心慌胸闷,身上痛痒难受,她挠了几下,疹子瞬间爬满手臂,连指缝里都是。
⑬急诊室里,医生说这是过敏。
⑭刘娟手上的红疹越发严重,指甲挠过的血痕一道道触目惊心,严重的地方开始发炎化脓。刘娟内忧外患,病越来越重,因过敏原不详,只得住进了医院。
⑮转眼冬天来临,身患痒症的刘娟无心经营雨云轩茶庄,只得将其低价转了出去。
⑯一日,她在家整理房间,无意中翻出秦芳送的黑胶唱片。撕开外包装,刘娟�毫艘灰焕锩娉�了黑胶唱片,还有房产证和土地证,以及一张字条:娟,拖了这么久,当着你的面,我实在开不了口。资金的周转真遇上困难了,你如果还信任我,让我把房产证放到银行抵押,助我先过了这道坎儿,不然的话……房产证你暂留着吧!(选自《小说月刊》,2021.11,有删改)
7.“黑胶唱片”在文中反复出现,请加以分析。(3分)
8.赏析第⑫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9.小说结局出人意料,细加品味又合情合理,这与诸多细节的成功刻画密不可分,请从这一角度对第⑧段的细节描写加以赏析。(3分)
10.全文围绕“信任”进行构思,新颖独特,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3分)
答案:
(二)阅读下文,完成
7-10
题。(
11
分)
7. ①(黑胶唱片热络了刘娟与秦芳的友谊,表现两人旨趣相投,使秦芳借款三十万,刘娟爽快答应的情节合理。1点)(或者:刘娟喜欢黑胶唱片的怀旧风格,暗示刘娟为人重情义,为她借钱给秦芳作铺垫(1点)。②黑胶唱片既寄托了秦芳对刘娟的希望与恳求,又投射了刘娟对秦芳的失望与埋怨,表现两人矛盾冲突。(1点)③黑胶唱片扭转了刘娟对秦芳和自己的认识,塑造了秦芳信赖朋友、勇于承担的品质,转而批评刘娟未能真正体谅朋友的难处,酿成恶果。(1点)④反复出现“黑胶唱片”使情节前后衔接自然、紧密(或贯穿情节)(1点)
8①画线句通过描写刘娟发疹子时一系列的不适感如:“凉、慌、闷、痛、痒”,将她被欺骗、愚弄,备受打击的心理具体化,形象化。(2点)②“瞬间”“满”,运用夸张,写出刘娟因为自感被欺骗、愚弄,心理备受打击的突然、严重程度(2点);③“爬满手臂”,运用比拟写出刘娟对自己错付信任与宽容的懊悔、自责及对秦芳的厌恶和怨恨。(2点)
9.①秦芳叮嘱刘娟“回家后一定要拆开听听”,即暗示包装盒内有和还款相关的重要内容,为文末刘娟发现真相埋下伏笔;(1点)②“从国外带回来”,“一定要拆开听听”强调秦芳内心的急迫、恳切,这与她未能及时还款难以开口直言之间形成矛盾,照应结尾字条内容:“娟,拖了这么久,当着你的面,我实在开不了口”(1点)
10. ①本文围绕“信任”选材、组材。(1点)②刘娟借款不疑,表明她轻信;赌气不拆看黑胶唱片,表明她对朋友缺乏信任。(1点)③秦芳忸怩求助,表明她对朋友缺乏信任;把证件、字条隐藏,表明她过于信任。(1点)小说通过刘娟、秦芳之间信任的错位反转凸显出正确的信任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