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练习9

二、综合性学习
2.“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学校将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班级响应学校号召,将开展一次演讲比赛,请你完善活动环节。
赛前准备
①个人搜集资料,撰写演讲稿;
②小组比赛,推荐选手;
③__________________
现场比赛
①选手依序上场,发表演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获奖选手发表感言,评委点评。
(2)历史上有很多自强不息的故事,请从下列成语中选择一个讲述故事。
闻鸡起舞  断齑画粥  囊萤映雪  悬梁刺股
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级打算组织一次关于“自强不息人物”的采访。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对朱彦夫采访的提纲设计。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朱彦夫被称为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参加了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是他们连的唯一幸存者。经过47次手术、93天的昏迷,朱彦夫失去了双手双脚,仅剩下一只0.3视力的右眼。但他不想躺在功劳簿上度过一生。他回到家乡,用残肢夹着粉笔,教乡亲们认字;他拄着拐、拖着假肢,一步一步带村民们走向致富之路。60岁时,他执笔写下《极限人生》,将他和曾经战友的故事捧给了世人……

 

答案:

2.(1) 赛前准备示例一:推选主持人,撰写串词,安排演讲顺序。

示例二:推选评委,设计奖项,制定评选细则。 现场比赛示例:评出奖项(或等级),公布结果。

(2) 示例一:闻鸡起舞     东晋时,祖逖和刘琨同为司州主簿,常互相勉励振作。半夜听到鸡鸣,立即起来舞剑。示例二: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示例三:车胤年少时家贫,苦学不倦,夏天晚上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来读书;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示例四: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读书,直至深夜,到了半夜容易疲劳瞌睡,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拴在屋梁上,一头系在自己的头发上,如果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疼,使他清醒。苏秦在游说秦国失败后,回到家里发愤学习,每当晚上读书读得疲倦打瞌睡时,他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来提神,鲜血淋漓。

(3)合乎题意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活动设计。

活动环节可结合日常比赛的形式进行设计。开展演讲比赛,赛前环节一般是拟发通知组织报名,个人搜集资料撰写讲稿,选拔主持人,确定比赛选手顺序,邀请评委,制定评分细则,设计奖项。比赛现场环节一般为选手上场比赛,评委打分并公布比赛结果,评委点评并颁奖,获奖选手发表感言等。据此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积累。

示例1:闻鸡起舞:东晋时,祖逖和刘琨同为司州主簿,常互相勉励振作。半夜听到鸡鸣,立即起来舞剑。语出《晋书祖逖传》。后以“闻鸡起舞”比喻及时奋发。作为自强不息的故事,合适。

示例2:断齑画粥:范仲淹年少时家穷,在长白山寺庙里读书,晚上做成的稀饭放置一晚后凝固成块,他就用刀画分成四块,晚取块,切斯十几根腌咸菜就着吃下。这样过了三年。“断齑画粥”意思是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作为自强不息的故事,合适。

示例3:囊萤映雪:晋代车胤年少时家贫,苦学不倦,夏天用练囊装萤火虫数十只来照明。映雪:晋代孙康聪明好学,但家贫不能点灯,冬天利用雪地的反光来读书。形容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勤学苦读。作为自强不息的故事,合适。

示例4:悬梁刺股:以孙敬“头悬梁”和苏秦“锥刺股”的故事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作为自强不息的故事,合适。

(3)本题考查采访提纲拟写。注意采访问题的设计要合理,要能表现人物特有的品质,对人物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采访提纲示例:朱爷爷您好,是什么让您鼓起勇气与命运抗争?您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规划?您想对即将中考的初三学习们说些什么呢?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0日 下午4:28
下一篇 2025年2月20日 下午4:28

相关推荐